10月1日10时,甬台温高速燕居岭隧道附近发生一起车祸,被困司机急需救援。因个别车辆占用应急车道,救援车辆比正常行驶时间延误了10多分钟才赶到现场。10多分钟前还意识清醒、能开口说话的司机错过最佳救援时间,最终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公安部交管局作出部署,严管严查严处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记者从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获悉,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浙江省加大了对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7天共查处1.8万多起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
为何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屡罚难禁?
行政法学专家、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章剑生分析说,除客观原因外,主要是个别驾驶员“车德”沦丧。当然,“车德”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德性,它与整个社会公众的公德水准有关,提升公德水准需要时间。
据了解,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驾驶员最高可处记6分罚200元。若拒不听从劝阻驶离的,管理人员可依法拖离违法车辆,追究妨碍执行公务责任。
在章剑生看来,重罚固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如重罚酒驾醉驾的社会效果十分明显,但这涉及到法律修改。在法律没有修改之前,所谓的“重罚”也就没有法律依据。
除了扣分罚款,是否还有其他良药来治愈交通陋习?
章剑生建议,在法律没有实质性改变之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启用空中救援等方法,作为一种制度性补救措施。同时,可完善对违法行为的实时监控。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方福建认为,占用应急车道的性质如同闯红灯,这条底线不可触碰,生命之道堵不得。要养成“忍一时之堵,让出生命之道”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