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系统内部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和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更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王青斌教授力作《行政复议原理》,立足于行政复议实践,深刻洞察、思考和解读了当代中国行政复议的历史演进脉络。
本书以2023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基础,通过对行政复议制度深入浅出的理论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行政救济体系的制度构建及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全书从行政复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入手,从对行政复议原理的守正创新、对行政复议立法的精准解读、对行政复议实务的全面关切三个方面探讨了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视野下的行政复议,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了实质贡献,是新时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法学著作。
作者简介
王青斌,男,1977年生,湖北十堰人,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学者”,《行政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药品法治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法治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司法部法规规章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律师委员。
序一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内部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和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现行《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施行,于2009年、2017年部分修正,于2023年全面修订。行政复议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0年,应松年教授公开发表了《行政复议应当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一文,该文观点迅速引起法律界普遍共鸣,被有关部门采纳。2011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此后,2020年2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的定位。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主要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增加,但是行政复议化解矛盾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背景下,行政复议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以应松年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行政法学界多次呼吁关注行政复议在解决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2020年11月,司法部发布的《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及2023年通过的《行政复议法》,均在第1条明确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写入立法目的条款,这意味着行政复议制度的目的、结构、体系将迎来全方位的调适。
王青斌教授撰写的《行政复议原理》一书,立足于行政复议实践,深刻洞察、思考和解读了当代中国行政复议的历史演进脉络。阅读完本书会有两个很直观的感受:一是作者试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对“复议”概念进行了基于我国本土实践的解释。其指出行政复议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名称不尽一致,“复议”一词在我国并非固定的法律用语,与其含义相近的用语有诸如“复查”“复核”“申诉”“再审查”等。二是作者充分运用理论思维分析中国问题,譬如从理论上解释了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坚持复议为民、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将行政复议打造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等重要问题。可以说,本书是构建中国自主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
毛泽东曾在1944年指出:“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实际上,在我国行政法学科体系初创阶段,西方法学话语对我们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在研究方法上的“路径依赖”;少数学术研究存在“言必称希腊”的话语惯性,忽视了本土国情和文化影响。很显然,简单的制度移植不能有效解释中国的现象,更不可能妥善解决中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行政复议原理》一书便是以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实践为研究对象,试图提出关于行政复议的主体性、原创性的原理命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行政法学的学术话语特色。
本书对行政复议发展历程的历史性回顾,回答了近现代以来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缘起何处、何以至此。要对这个发展历程进行充分的理论解说,毫无疑问超出了“行政复议原理”的范畴,甚至超脱了行政法学的思维框架,属于近现代中国与行政法治邂逅的整体叙事的一部分。我想行政法上还有许多类似的话题很值得做这种“历史生成论”,譬如行政诉讼、国家赔偿、行政许可等。申言之,我们不可能凭空从德国、日本、美国搬来一座行政法制度的“飞来峰”,我们所有行政法制度的“历史生成”,必然有其特定的理论根基和文化依凭。《行政复议原理》一书在本土语境下把握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生成”,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不是简单地到奥托·迈耶、盐野宏、理查德·J.皮尔斯等人的经典中寻找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源头和本相。坦言之,这展现了中国行政法学者的理性与自信。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切实加强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学理论研究,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在《行政复议法》修订完成之际,王青斌教授出版这部《行政复议原理》正逢其时。本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复议制度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为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尤其是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做出了贡献。未来,期望青年行政法学者继续努力,把论文著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
是为序。
马怀德
2023年9月1日
序二
行政复议是现代行政法治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公正和行政效能的提升。随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得到了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可追溯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行政复议立法极度分散且未形成统一体系,呈现出原则抽象、操作性差、概念不统一等不足。自1999年《行政复议法》施行后,行政复议制度正式摆脱了配套性质,提高了立法层次,以法律的形式实现了独立和统一,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共同构成了中国行政法治发展早期的行政救济制度体系。在此后十余年的运行中,行政复议制度得到了持续性的完善。但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对行政复议的定位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并持续将此与行政诉讼的制度定位进行比较争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和源头治理,并亲自决策开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2018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研究建立健全行政纠纷解决体系,推动构建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在2019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2020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为避免我国成为“诉讼大国”,就必须推进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尤其要重视行政复议制度在争议发生后、诉讼发生前的关键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和理论自觉,王青斌教授一直深耕行政复议原理的研究。
《行政复议原理》是一本兼具理论探索性质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学术专著。本书从行政复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入手,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视野下的行政复议。
第一,对行政复议原理的守正创新。我国学界对行政复议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仍然没有获得定论,包括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对比衔接等。一方面,作者通过对学界行政复议研究的挖掘分析,对行政复议理论的内涵,包括行政复议的本质、原则、目的、功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另一方面,本书坚持关切行政复议实践现状,回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创新,对行政复议原理进行了创新性的阐述。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探讨行政复议制度如何适应和应对新的行政现象和问题,以及如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这种守正创新的研究态度,不仅凸显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的理论担当。
第二,对行政复议立法的精准解读。本书采用体系研究的视角,将我国行政复议立法工作置于整个行政法治规范体系之中予以研究,始终把握行政复议在行政救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本书结合理论与实务两方面内容,对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法及其相关规范进行了详尽解读,指出了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立法条文的精准解读,本书揭示了行政复议制度在法律规定中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正确运用和发展行政复议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对行政复议实务的全面关切。本书作者以丰富的典型案例、裁判文书为基础,对行政复议实践予以评估,深入探索行政复议法治进路,剖析了行政复议实务操作中的规范与要求,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见解和思路。本书通过对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认定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明晰了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认定环节在实务中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使读者对行政复议实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提升行政复议实务工作的水平,更具有完善现有行政复议规范的理论效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行政法学人前赴后继地投身于中国行政法理论的求索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中。正是在无数老中青学者的热忱付出、接续传承和不断创新之下,行政复议理论与实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化到体系化、从政策化到法治化的长足进步。可以说数十年来,在行政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救济手段,旨在维护公民权益、规范行政行为、实现行政权力制衡的初心没有改变;行政复议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优化行政决策等方面的使命没有改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无论是学术探索还是法治建设,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进入新时代,中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复议在行政救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争鸣持续展开,对于“行政复议主渠道”的探索为行政复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王青斌教授的《行政复议原理》通过对行政复议制度深入浅出的理论探索,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从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等不同角度,积极创新行政复议理论体系,重新审视现行规范和实务问题,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了实质贡献,是新时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法学著作。
是为序。
周佑勇
2023年9月1日
目录
第一章 行政复议概要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性质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功能
第五节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视野下的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对比
第三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第四节 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反思
第三章 行政复议的范围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概述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衔接
第三节 行政复议范围应以行政行为为核心概念展开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具体范围:正面清单+负面清单
第五节 行政复议附带审查
第四章 行政复议当事人
第一节 行政复议申请人
第二节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第五章 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
第一节 行政复议管辖的理论基础与确立原则
第二节 相对集中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
第六章 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
第一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程序衔接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受理
第七章 行政复议的审理和决定
第一节 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原则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证据规则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审理程序
第四节 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程序
第五节 行政复议调解
第六节 行政复议的决定体系
第八章 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行政复议法》的责任体系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对违法公职人员的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