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的项目成果。
[1]赵宏:《保护规范理论的历史嬗变与司法适用》,载《法学家》2019年第2期。
[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申字第169号。
[3]此处的“主观权利”即公民在实体法上所拥有的权利,所谓“subjektives Recht”,因为德语中“Recht”一词具有双关性,所以在此之前加上主观(subjektive)限定表示此处是指权利。但本文因为立基于德国公权理论,所以遵照惯例使用“主观权利”以及“主观公权利”的表达。
[4]参阅王锡三:《近代诉权理论的探讨》,载《现代法学》1989年第6期。
[5]Bernhard Windscheid, Lehrbuch des Pandektenrechts, Erster Band, Frankfurt a. M.,1900,转引自金可可:《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6]金可可:《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7]金可可:《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8][德]格奥格·耶利内克:《主观公法权利体系》,曾韬、赵天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9]王锡三:《近代诉权理论的探讨》,载《现代法学》1989年第6期。
[10][德]康拉德·赫尔维格:《诉权与诉的可能性》,任重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页。
[11]Wihelm Henke, Das subjektives oeffentliches Recht,1968, Tuebingen, S.13.
[12]王天华:《国家法人说的兴衰及其法学遗产》,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在论及主观公权利时一般指的只是个人的公法地位。但因为国家法人说的直接影响,最初的主观公权利并非仅限于个人相对于国家的法律地位,同样涵盖国家的主观公权利。但之后主观公权利被逐渐缩减为个人的公法地位,公权理论也因此具有了单向指向。
[13]王天华:《国家法人说的兴衰及其法学遗产》,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
[14][德]格奥格·耶利内克:《主观公法权利体系》,曾韬、赵天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
[15][德]格奥格·耶利内克:《主观公法权利体系》,曾韬、赵天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16]Otto Buehler, Die Subjektiven oeffentlichen Rechte und ihr Schutz in der deutschen Verwaltungsrechtssprechung,1914,, S.73.
[17][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页。
[18]Wilhelm Henke, Das subjective Recht im System des oeffentliches Rechts, Ergaenzungen und Korrekturen, Die oeffentliche Verwaltung,1980, S.114.
[19][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页。
[20]赵宏:《主观公权利的历史嬗变与当代价值》,载《中外法学》2019年第2期。
[21]Wilhelm Henke, Das subjective Recht im System des oeffentliches Rechts, Ergaenzungen und Korrekturen, Die oeffentliche Verwaltung,1980, S.13.
[22][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4页。
[23][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页。
[24]Otto Buehler, Altes und Neues ueber Begriff und Bedeutung der subjektiven oeffentlichen Rechte, in: Gedaechtnissschrift fuerW. Jellinek(1955), S.272.
[25]参见赵宏:《保护规范理论的历史嬗变与司法适用》,载《法学家》2019年第2期。
[26]Hartmut Bauer, Geschichtliche Grundlagen der Lehre vom subjektiven oeffentlichen Recht, Berlin: Duncker&Humblot,1986, S.78.
[27]Hartmut Bauer, Geschichtliche Grundlagen der Lehre vom subjektiven oeffentlichen Recht, Berlin: Duncker&Humblot,1986, S.78.
[28]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行政法学方法评析》,元照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29]E. Schmidt-Assmann, in: Maunz, Duerig u.a., Grundgesetz, Kommentar, Lieferung:1985, Rndr.128ff.zu Art.19 Abs.4GG.
[30]E. Schmidt-Assmann, in: Maunz, Duerig u.a., Grundgesetz, Kommentar, Lieferung:1985, Rndr.128ff.zu Art.19 Abs.4GG.
[31]Hartmut Bauer, Geschichtliche Grundlagen der Lehre vom subjektiven oeffentlichen Recht, Berlin, S.99.
[32]E. Schmidt-Assmann, in: Maunz, Duerig u.a., Grundgesetz, Kommentar, Lieferung:1985, Rndr.128ff.zu Art.19 Abs.4GG.
[33]E. Schmidt-Assmann, in: Maunz, Duerig u.a., Grundgesetz, Kommentar, Lieferung:1985, Rndr.128ff.zu Art.19 Abs.4GG.
[34]E. Schmidt-Assmann, Die Beitrag der Gerichte zur verwaltungsrechtlichen Systembildung, VBLBW 1988, S.383.
[35][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6页。
[36][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37][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38]Wilhelm Henke, Das subjective Recht im System des oeffentlichen Rechts: Ergaenzungen und Korrekturen, DOEV 1980, S.680ff.
[39][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8页。
[40][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2页。
[41]Wilhelm Henke, Das subjective Recht im System des oeffentlichen Rechts: Ergaenzungen und Korrekturen, DOEV 1980, S.680ff.
[42]Kopp/Schenke,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Kommentar, C. H. Beck,2013,§42. Rdnr.69.
[43]Kopp/Schenke,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Kommentar, C. H. Beck,2013.§42. Rdnr.68.
[44][德]弗里德赫尔穆·胡芬:《行政诉讼法》,莫光华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45]也因此为防止过度严苛可能导致的权利限缩问题,德国法在此阶段,对于原告须主张“自身权利受损”到何种程度(geltend machen),通说采取“推论可能说”(Schluessigkeitstheorie)作为标准,“足以认定原告的权利毁损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存在可能”即可。
[46][德]康拉德·赫尔维格:《诉权与诉的可能性》,任重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18页。
[47]Kopp/Schenke, Kommentar zur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2005, Muenchen,14. Aufl.§42. Rn.27.
[48]赵宏:《主观公权利的历史嬗变与现代价值》,载《中外法学》2019年第3期。
[49][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7页。
[50][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
[51][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
[52][日]小早川光郎:《行政诉讼的构造分析》,王天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页。
[53][德]格奥格·耶利内克:《主观公法权利体系》,曾韬、赵天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页。
[54]Mernger, Der Schutz der Grundrechte in der Verwaltungsgerichtsbarkeit, in: Die Grundrechte, hrsg, von K. A. Bettermann, usw., Bd. III/2(1959), S.753.
[55]Otto Buehler, Die Subjektive oeffentlichen Rechte und ihr Schutz in der deutschen Verwaltungsrechtssprechung, Berlin:Springer,1914, S.36.
[56]Ulrich Ramsauer, Die Dogmatik der subjektiven oeffentlichen Rechte, JuS 9/2012, S.773.
[57]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行政法学方法评析》,元照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58]Schmidt-Assmann, in: Maunz, Duerig u.a., Grundgesetz Kommentar, Heidelberg:Mueller,1985, Rdnr.116.zu Art.19 abs.4GG.
[59]Grego Kirchhof, Der rechtliche Schutz vor Feinstaub:Subjective oeffentliche Rechte zu Lasten Vierter?, AoeR 135(2010),29(59f.).
[60]Rainer Wahl, Die Doppelte Abhaengigkeit des subjektiven oeffenlichen Rechts, Deutsches Verwaltungsblatt,1996(12), S.647.
[61]Eberhard Schmidt-Assmann, in:Maunz-Duerig, Grundgesetz-Kommentar, Art.19 Abs.4(Stand 2003), Rn.118-120, S.127ff.
[62]Martens, Die verwaltungsrechtliche Nachbarschutz-eine unendliche Geschichte,NJW 1985,2304.
[63]Christian Calliess, Feinstaub im Rechtsschutz deutsche Verwaltungsgerichte-Europarechtliche Vorgaben fuer die Klagebufugnis vor deutschen Gerichten und ihre dogmatische Verarbeitung, NVwZ 2006(1), S.4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