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4月26日,第七届“法治政府奖”终评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成功举行。本届“法治政府奖”评选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终评会上,10位评委在综合考量申报内容和现场陈述的基础上打分,最终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提名奖”。“法治政府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将系列推送获奖项目展示。
江门构建“1+7+N”机制深化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
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江门市司法局
近年来,江门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全省率先搭建政府立法基层联系“1+7+N”联动工作机制,即发挥市司法局“1”的统筹作用,明确“7”个县级司法局枢纽功能,织密“N”个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组织网络,并主动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省人大、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让民意搭上“国家、省、市” 三级立法“直通车”。

(图为:2020年8月,江门市委依法治市办与江海区人大常委会签署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一、精心选点,统筹布局辐射海内外的联系网络。综合考虑地区及行业特点,设点回应基层职工群众、各行业协会、商会呼声和需求。兼顾侨乡侨情,把江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台山市司法局等涉外涉侨元素明显的部门设为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广泛收集外企侨企及侨胞侨眷意见。目前,已设立18个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并推动江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入选首批广东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
二、精心培育,打造规范化建设的“江门样本”。出台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办法,规范联系点选点和运作。强化县级司法局对属地联系点的联系、沟通和指导,支持联系点开展立法草案意见征集、法治宣传等,并组织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落实经费保障,注重规范建设,统一上墙公示制度内容和牌匾,建立意见收集与结果反馈、培训与联络走访等工作制度。

(图为:江门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园社区居委会开展立法意见征集活动)
三、精心指导,全面提升立法工作质效。加强业务培训,培育一批热心立法工作的基层“法律明白人”,发挥专业人员在立法草案解读、法治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邑立法”平台应用,提高意见征集与结果反馈时效。指导联系点开展座谈会、问卷调查、入户走访、户外宣传等,让基层群众充分参与立法工作的立项、起草、调研、审查、评估等各环节,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四、精心管理,全力服务中心大局发展。主动加强联动对接,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工作。自2020年以来,组织联系点参与77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工作,提出1070条意见,139条意见被采纳。组织联系点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等立法调研,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在全国首部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立法中,充分调动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参与立法积极性,引导海内外侨胞共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民主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