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术资源

行政行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行政法学前沿 -> 行政行为研究 -> 正文

行政强制法博弈11年有望在年内通过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 发布日期:2010-03-21

吴邦国委员长日前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提出,完成社会保险法草案审议修改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请审议增值税法和车船税法草案,进一步健全财税法律制度,规范税收管理。还要研究制定人民调解法、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自然遗产保护法,督促有关方面抓紧起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草案。

成都商报记者 郑钰飞 发自北京

昨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明确了行政强制的设定权限、实施主体和相关程序,要求设定行政强制必须经过事先论证并对实施情况定期进行评估,既对行政强制行为进行规范、制约和监督,避免和防止权力的滥用,又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强制手段,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全程参与这部法律起草制定的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行政法教授姜明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11年的各方权力博弈,行政强制法出台的时机已经比较成熟,年内四审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各方权力博弈已持续11年

北大教授姜明安直言,迟迟没出台,主要是因立法动力不足,此法主要是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并称行政立法“三部曲”。

行政处罚法解决的是“乱处罚”,行政许可法解决的是“乱审批”,行政强制法解决的是“乱执行”。

据专家介绍,行政强制法早在1999年前后就进入了立法者的视野。当年3月,这部法律的起草工作就已开始。从1999年至今,行政强制法的立法过程已有11年之久。这期间,该法律草案分别于2005年12月和2007年10月两次接受审议。去年8月24日,行政强制法草案第三次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仍未通过。

一部法律为何酝酿了10年之久还未出台?姜明安直言:“这个问题太复杂。行政强制法的背后,是各方权力的博弈。迟迟没出台,主要是因为立法动力不足。此法主要是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虽然政府现在对这个法的反对声音不大了,但热情仍不高。学术界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压缩行政强制的权力,但是实务界从实际行政执法的角度考虑,希望能多保留一些强制权。”

时机成熟年内就有望通过

北大教授姜明安说,行政强制法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后收到意见3707件,这说明这部法律的制定已经比较成熟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总目标。虽然去年8月24日行政强制法草案在三审时没有通过,不过去年8月28日,就在人大常委会闭会的第二天,一份清晰的行政强制法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行政法专家认为,该法各方博弈虽历经11年之久,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似乎是一个信号,行政强制法的通过指日可待。

昨天,吴邦国在回顾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时说,常委会正在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同时表示,正在审议的该草案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法律关系复杂,为慎重起见,还将继续听取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抓紧修改完善,争取尽快颁布实施。

“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后收到意见3707件,这说明这部法律的制定已经比较成熟。”姜明安说今年年内行政强制法草案有望四审理,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这部法律。

相关新闻

国家赔偿法还需要完善

昨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同时指出,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直接涉及公权力的行使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根据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反映的突出问题,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主要从畅通赔偿请求渠道、完善赔偿办理程序、明确赔偿范围和举证责任、保障赔偿费用支付等方面去完善法律规定。

备受关注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此前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

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出台时被誉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成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不少老百姓因此获得了赔偿。另一方面,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法律在施行中暴露出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国家赔偿的标准过低、范围过窄,赔偿程序的设计上必须要求行政机关自证其罪等问题,使得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效果不佳。”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中国公检法三部门共计支付国家赔偿6.8亿元,其中法院系统3.6亿元、检察院1.5亿元,公安机关1.7亿元。

全国人大常委会自2008年起启动了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修订,截至目前该法的修改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修正案草案已趋完备,四审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马怀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