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术资源

交叉学科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交叉学科研究 -> 正文

陈明辉:转型期国家认同困境与宪法学的回应

信息来源:《法学研究》2018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18-11-12

【注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1]“在现代之前,人们并不谈论‘同一性’和‘认同’,并不是由于人们没有(我们称为的)同一性,也不是由于同一性不依赖认同,而是由于那时它们根本不成问题,不必如此小题大做。”参见[加]查尔斯·泰勒:《本真性的伦理》,程炼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60页。

[2]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3]参见曾亚勇:《国家认同危机与苏格兰独立问题的反思》,《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第3期,第116页。

[4]关于亚非拉地区的后发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问题与国家整合危机,参见[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以下。

[5][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05页。

[6]参见周光辉、李虎:《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王卓君、何华玲:《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周光辉、刘向东:《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门洪华:《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7]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页以下。

[8]参见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5页。

[9]参见[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以下。

[10][美]毛里齐奥·维罗里:《关于爱国——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潘亚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5页。

[1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2]参见前引[4],伊罗生书,第67页。

[13]参见前引[6],林尚立文,第22页。

[14]参见前引[6],王卓君等文,第20页以下;周光辉等文,第48页以下。

[15]See Gal Ariely, Globalis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Nat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ion Across Sixty-three Countries,18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476(2012).

[16][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1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18]See Shucheng Wang, Brexit’ s Challenge to Globaliz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Asia: A Chinese Perspective,10 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 47-64(2017).

[19]参见[加]叶礼庭:《血缘与归属: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成起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

[20][美]杰克·斯奈德:《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吴强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页以下。

[21]同上书,第15页。

[22]参见前引[8],江宜桦书,第65页。

[23]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150页。

[24]参见前引[2],亨廷顿书,第34页。

[25]同上书,第280页。

[26]参见王柯:《消失的“国民”: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08页以下。

[27]参见许章润:《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第14页。

[28][德]蒂堡:《论统一民法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载许章润主编:《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29]参见李忠夏:《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法学研究》2017年第2期,第3页以下。

[30]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第23页。

[31]Dieter Grimm, Integration by Constitution,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 194-195(2005).

[32]同上文,第198页。

[33]参见前引[6],周光辉等文,第52页。

[3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662页。

[3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36][德]扬维尔纳·米勒:《宪政爱国主义》,邓晓菁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7页。

[37]同上书,第66页。

[38]See Mattias Kumm, The Idea of Thick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and Structure of European Legal History,6 German Law Journal 319-354(2005).

[39]同上文,第321页。

[40]Patchen Markell, Making Affect Safe for Democracy? On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28 Political Theory 40(2000).

[41]See Ciaran Cronin, Democracy and Cllective Identity: In Defence of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11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2003).

[42]Andrea Baumeister, Diversity and Unity: The Problem with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 ”,6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484(2007).

[43]See Alex Schwartz, Patriotism or Integrity? Constitutional Community in Divided Societies,31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506(2011).

[44]参见前引[36],米勒书,第47页以下。

[45]这一点正如保罗·卡恩所言,“爱超越了理性,并且如果没有爱,正义的生活也是无意义的。”[美]保罗·卡恩:《摆正自由主义的位置》,田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33页。

[46]参见前引[40], Patchen Markell文,第39页。

[47]参见翟志勇:《没有国家的爱国主义——米勒和他的〈宪法爱国主义〉》,《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第2期,第215页。

[48]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宪法爱国主义的一般理论》,徐霄飞译,《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第2期,第202页。

[49]参见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政法论坛》2010年第2期,第19页。

[50]See Edward S. Corwin, The Constitution as Instrument and as Symbol,30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1-1085(1936).

[51]参见前引[31], Dieter Grimm文,第196页。

[52]参见韩轶:《从“民族认同”到“宪法认同”——立宪主义视角下民族与国家关系之反思与重构》,《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第7页。

[53][美]拉塞尔·哈丁:《群体冲突的逻辑》,刘春荣、汤艳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页以下。

[54]参见前引[6],林尚立文,第37页。

[55]王莉君:《文化认同与普遍人权——论法制建设的精神向度》,《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第190页。

[56]这也正是哈贝马斯所说的,“个人之道德自主的人权,只有通过公民的政治自主才能获得实证的形式”。参见前引[34],哈贝马斯书,第117页。

[57][英] J. 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蠧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1页。

[5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主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

[59][美]加布里埃尔· 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张明澍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208页。

[6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民族认同是群体想象的产物,而在人们形成民族想象的过程中,作为国家和民族象征物之一的地图极大地刺激了想象的产生。参见前引[58],安德森书,第171页。

[61]K. N. Llewellyn, The Constitution as an Institution,34 Columbia Law Review 1-40(1934).

[62]Larry R. Bass, The Constitution as Symbol: Patterns of Meaning,8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243(1980).

[63]参见前引[50], Corwin文,第1071页以下。

[64][美]亚历山大· M.比尔克:《最小危险的部门——政治法庭上的最高法院》,姚中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

[6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8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