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首页

研究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资讯 -> 正文

马怀德: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致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23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度工作报告


尊敬的贺小荣副院长、张雪樵副检察长、董晓宇书记、郭健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千年京畿首府保定,百年学府河北大学,召开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首先,我代表行政法学研究会向出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行政法学研究会的所有同仁致以诚挚的问候!向精心组织筹备本次会议的河北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议程安排,由我代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近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自2023年11月18日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行政法学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第一,自身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会长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秘书处日常办公会等议事规则与运行管理机制,成立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研究会经费管理严格,使用合理、公开透明。三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四是宣传阵地建设深入人心。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研究会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编发文章1000余篇,发挥重要平台作用。

第二,学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是国家级课题立项取得重大突破。近一年来,研究会会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支持61项。石佑启、熊文钊、熊樟林、陈天昊主持的课题获得重点项目立项。二是标志性学术成果实现量质齐飞。出版专著教材译著近30余部,在CL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三是交流合作取得新成绩。组织了东亚行政法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等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第三,队伍建设成效日益显著。一是支撑学科人才培养更具力度。10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获得第十一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5位本科生、7位硕士生、2位博士生入选 2024年“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今年将首次评选优秀年会论文。二是学科高层次人才示范作用凸显。王锡锌、罗智敏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解志勇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林华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方世荣、石佑启、沈岿、程雪阳、彭錞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王敬波、何海波、梁凤云、杨登峰荣获第五届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奖,姜明安、董皞、彭錞荣获第九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另外,10位学者荣获第四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成果奖。

第四,服务国家战略作用持续凸显。一是参与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成效显著。深度参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学位法》《生物安全法(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等40余项中央与地方立法项目,提供近300份专家论证意见。二是品牌项目影响力持续提升。持续做好“法治政府奖”评选,第七届法治政府奖已经完成申报工作。发布《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23)》。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与高质量建设”“2023年度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评选”“行政审判与行政诉讼法实施”“多元纠纷化解法治体系”“检察公益诉讼立法”“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教育法典编纂”等近百场研讨会、论证会、座谈会。三是咨政建言能力不断提高。研究会成员撰写20余份建议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或被省级党政机关采用,为国务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各级党政机关咨询、论证、授课,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采访,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过去一年,研究会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成绩可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同仁的团结奋斗。借此机会,我代表行政法学研究会向关心和支持研究会工作的各位领导、各合作单位和行政法学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二、关于年会主题

本次年会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我们将共同探讨新时代行政法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重点与难点。借此机会,我也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实际上早在2016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的社会科学体系,包括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和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形成于秦朝的中华法系。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鸦片战争之后,受西学东渐的思潮影响,中华法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以沈家本为代表的近代法学家试图以法制改革拯救危局,接纳了诸多西方法治思想。但是,沈家本反对礼教派因循守旧的做法,更反对新派全盘西化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备不虞,也就“我法之不善当去之,彼法之善者当取之”。可以说,法律近代化始终没有脱离中华法系的深刻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学自主生成的新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也初步建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厉行法治,布局法治,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并成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鲜明标志。

我认为,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把握“自主”这一基本的特征。所谓“自主”就是自己主动主导知识生产和理论发展方向,不受他人的支配。20175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必然受到本国历史文化和具体国情的影响。脱离中国实际,盲目照搬移植西方理论,只做西方理论搬运工的做法违背了知识体系构建的自主性要求。

所以,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特别是行政法学知识体系要切实加强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的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

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还应当体现原创性与适当性。我国法学理论中许多原创性的法律概念、范畴和表述,这些原创性的概念、范畴和表述实际上就体现了时代性。加强对这些原创性概念的学理化阐述、学术化表达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去年年初,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加强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学教育的意见》,这个意见就明确提出,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研究。因此,建构中国法治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直面时代问题,回应时代需求,积极建构具有实践面向、理论面向的知识体系。

当然,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不能把自主理解为自创,甚至是独创。认为只要不是自己创造的,就都不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范围。事实上,我国法学理论吸收借鉴了许多世界法治文明的成果,如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程序正当、人权保障这些概念范畴原则已经成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敞开胸襟,积极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共同成果,不能排斥拒绝他国的有益法治经验,还要注重话语体系建设,不能封闭僵化,自说自话,要融通中外资源,善于提炼标识性的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重点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还应当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地展开了。

总的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新课题,这些课题有的是围绕深入依法行政提出的,有些则是完全贯穿决定始终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属于我们法学界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重点研究的一些课题。比如《决定》中提到的要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审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行政复议制度,完善行政裁决制度,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完善行政案件管辖改革,行政强制措施制度等等。这些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新问题固然缺乏研究,老问题我们也没有完全研究透彻。我们要着眼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需求,充分研究、深入研究,进而拿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这部分的内容,还要着眼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章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比如涉及到经济体制的部分,就要深入破除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壁垒,这就是行政许可问题。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市场准入。另外,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实时规范民用经济行政检查等,这都属于行政行为制度的研究。特别是面对数字经济、风险社会、新型城镇化、新型全球化带来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要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三、未来一年工作的设想

未来一年,我们要按照中国法学会的工作部署,以提升研究水平为主线,以智库建设为支撑,以品牌项目为抓手,努力推进研究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构建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提升学术引领力。举办以“中国行政法学基本原理”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法治体系,指导并支持研究会下设的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行政诉讼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围绕“构建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题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行政法学研究》杂志将围绕“构建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题开展学术征文、评奖评优、组稿刊发等工作。

第二,强化人才支撑,建设学科人才高地。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功底的法治人才为目标,引领和服务行政法学莘莘学子成长成才。以“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学专家学者”为目标,引领服务行政法学学子的成长成才。遵循行政法学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起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年龄结构合理的行政法治人才队伍。

第三,推动智库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平台阵地建设,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对策研究,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对策信息,积极参与立法咨询和执法、司法论证活动,不断提高咨政建言、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奖”“法治政府建设蓝皮书”等品牌活动传播力与影响力

各位代表,未来一年,我们要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团结带领全国行政法学同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行政法学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行政法学研究会成立40周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