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交流发言的题目是:以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助推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法治甘肃建设目标任务,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突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创建,持续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进程,全面建成了以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两部省级政府规章为制度保障的“甘肃省行政规范性文件1+2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备案审查机制,健全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清单制度、专家协审制度和备案审查结果通报制度,探索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理论研究基地,有效维护了宪法法律正确实施,切实保障了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主要是“健全一个体系,发挥两大职能,创建两个平台”。
一、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夯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基础。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监督管理工作,相继修订出台了《甘肃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甘肃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和《甘肃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规章,以立法形式健全完善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的制度设计。市州政府和省级部门出台和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79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备案审查制度、文件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普遍得到落实。同时,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制度,全省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4204个,厘清了制定主体底数,从源头上解决了制发主体不规范的问题,搭建起全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框架体系,为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二、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核工作,切实保障宪法法律正确实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一是切实强化组织保障。我省在全国较早建立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和工作机构。特别是机构改革后,我们建立了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常态化机制,严格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程序,形成了主要领导经常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实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全覆盖。二是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省政府规章明确的审核标准,依法依规开展工作。重点对文件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是否严格落实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等程序性要求,逐条逐句严抠细审,确保审核意见有理有据,确保文件合法合规,有效提高了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实规范性文件专家论证协审制度,省政府选聘了37人的外聘法律顾问团队,组建甘肃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咨询专家库,部分市州也完成了规范性文件咨询专家遴选工作,230余名专家学者、法律顾问、律师参与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协助审查工作。五年来,省司法厅审慎高效完成省政府和政府办公厅印发的105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市州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共对3637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提出意见建议2万条,均被起草部门采纳,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三、充分发挥备案审查监督职能,有效维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严格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备案审查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备案审查监督职能,切实保障和促进各级政府及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一是建立备案审查结果通报制度。省政府连续17年向社会公开通报上年度备案审查情况及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清单、审查结果等,增强了各地、各部门依法报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了政府间的层级监督力度。二是严格落实专家论证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经审查存疑的文件进行认真梳理,汇总问题清单,组织召开法律顾问、专家学者、起草部门代表参加的备案审查工作论证会,对确实存在违法情形的文件,以备案审查意见书的形式督促制定机关予以纠正,着力提升备案审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三是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将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重要指标,列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的重要监督和推动作用。进一步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建议审查渠道,利用社会监督力量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取得更大实效。五年来,省政府备案审查机关共对130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对78份违法违规文件责令制定机关限期予以纠正,对12份公民法人提出申请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启动了建议审查程序,对30余份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漏报瞒报规范性文件责令制定单位限期报备。市州政府共对158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对190余份违法违规文件责令制定机关限期予以纠正,有效维护了宪法法律正确实施,切实保障了公民法人合法权益。
四、着力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赋能增效。坚持以信息化赋能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设计研发了集备案审查、合法性审核、意见征集、文件检索查询、异议审查等功能为一体的甘肃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系统,并经国家版权局审查认定,取得完全著作权登记证书。系统依托省级“智慧司法”大平台运行,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横向联通政府各部门,全面打通了全省7000多家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关和制发主体之间的工作通道,实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信息化管理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各级审核审查部门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文件审核坚持随到随审,形成“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审核模式,文件备案实现了数据对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力提升了备案审查工作效率和水平。目前,市州政府及省政府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公布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500余件,通过信息系统对434件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完成线上备案,实现了电子备案全覆盖、无死角,全面提升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效能。
五、积极打造理论研究基地,着力构建法治政府建设理论创新平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理论研究工作,依托甘肃政法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行政规范性文件研究中心,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实落地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我省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提高我省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心的成立,搭建起了我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研究平台,搭建起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务部门和高校、理论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搭建起法治政府建设理论思想汇聚、学术人才交流的沟通平台。开创了全国行政规范性文件理论基地建设先河,标志着我省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研究中心将立足甘肃实际和区域优势,着力构建开放式行政规范性文件理论研究格局,把行政规范性文件理论研究实践融入到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研究大平台,努力争取我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理论研究及法治实践,在全国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法治甘肃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紧扣全面依法治省和法治甘肃建设重点任务,聚焦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智库作用,着力破解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以行政规范性文件理论基础、制度建设、工作实践为突破口,与时俱进推动我省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进程,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