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首页

研究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资讯 -> 正文

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21)》出版发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19

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编的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21)》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


该书对于2021年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回顾。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进入“十四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系统性要求增强,实效性要求突出,平衡性要求凸显,智能化趋势明显。“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法治政府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完善行政组织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法法典化、建设数字化政府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2021年行政法学界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程序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组织法、行政争议解决等领域继续研究,聚焦热点问题,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学术智慧。同时,该书持续关注北京市行政法治发展取得的年度成效与经验。



该书包含《“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十四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展望》总报告和“国家治理与行政法治”“部门行政法”“科技发展与法治政府”“行政争议解决”“北京市法治政府专题”等五个专题报告。

《“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十四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展望》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在完善行政组织体系、推进政府职权法定化、健全行政立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等多方面的重要成就。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展望“十四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行政法法典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综合执法改革的配套机制、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社会信用立法进程、完善政府数据开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赔偿法》的修改,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国家治理与行政法治”聚焦国家治理与行政法法典化等问题展开分析。在不同法典化路径中,行政法总则法典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当逐步明确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体例结构。数字政府的发展对行政程序法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其对效率价值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程序控制机制、适应数字政府发展需求的新的程序性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以及程序性权利实现不均衡等,需遵从正当程序原则,从内外部程序两个方面完善有关制度。“放管服”改革推动了监管方式创新,未来“放管服”改革应继续恪守法治原理,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放管服”改革发展需要。实践中行政备案存在事项过多过滥、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设定备案事项的依据法律层级较低、备案程序不统一、与备案有关的法律责任设定混乱等问题,应通过“行政备案条例”的制定界定行政备案及其范围,明确行政备案的设定权与设定行政备案的事项范围,规范行政备案的实施程序,合理设定法律责任。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形成了中央部委直接管理、横跨地方多级政府多重治理体系的复杂身份,现有的派出机构、派出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等法律概念均无法准确定位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法律性质,“法定机构”可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部门行政法”选取了药品管理和教育法治领域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实践显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是鼓励医药创新的有力推手,但因其对以往“捆绑”式管理模式的彻底打破,对许可持有人的能力、现有的监管体系等都会带来挑战,在现阶段存在一定的制度风险,应当正视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机制,推进国家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编纂教育法典,是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推进教育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既有必要性,也具备了可行性,结合中国国情,教育法典的编纂宜采用统一立法的模式,在推进教育领域单行法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按照“先立总则、再立分则、最后统合”的思路,逐步形成统一的教育法典。

“科技发展与法治政府”围绕科技发展、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中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行政机关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一般+特别”的规制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条文过于原则化、“知情—同意”原则可能流于形式等不足之处,应当跳出单纯基于主观权利的保护路径,转而从国家的客观保护义务角度构建行政机关收集利用个人信息活动的规制模式。数字经济是重要的新经济形态,近年来多地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探索数字经济促进机制的制度完善,通过梳理各地数字经济立法现状,总结立法重点与难点,可以在组织体系建设、数据权属界定、促进和规范的关系、创新与法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总结出有益经验,为北京等地的数字经济促进立法提供借鉴。

“行政争议解决”针对地方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妇女权益保障类检察公益诉讼机制和行政协议裁判展开分析。从地方改革的年度进展来看,相对集中复议体制模式、行政复议委员会、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改革整体推进,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需要修法从价值理念、目标方向、内容举措等维度做出充分回应。当前妇女权益保障保护机制在立法、执法等方面存在困境,妇女权益保障类检察公益诉讼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公共性和秩序性特征,应构建和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类检察公益诉讼机制。以法院的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对行政协议案件的裁判观点进行归纳分析,不仅有助于行政协议的理论提升,对于提升法院裁判质量,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北京市法治政府专题”重点关注了北京市的法治政府建设、发展和保障问题。“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强化政务公开、完善行政争议处理方式、坚持依法防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应当围绕“四个中心”定位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目标,从强化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构建更加完备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加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2021年,北京市的行政法治发展在重点领域立法、疫情防控、营商改革以及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成效显著,在促进行政争议解决、加强基层社会法治治理方面继续发挥首都特色,未来要在增强立法执法本领、平衡区域部门法治建设和完善联动执法机制上继续发力。北京“两区”建设统一立法工作正在进行,法治保障体系也面临着“改革与法治的紧张关系需要进一步调和”、“适应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制度尚不健全”、“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的法治保障尚不完善”等挑战,需要通过提升地方立法规范性、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创新数字经济监管模式等方式加以进一步完善。评估显示,2020年度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的总体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年度报告实现了百分百按时发布,发布渠道和发布机构统一化,体例格式逐步规范化,报告内容亮点纷呈,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年度报告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并细化编写发布标准,打造年度报告的“北京样本”,统一年度报告的统计口径,加强对年度报告的监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