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网讯(记者 田旭 谢婵婷)12月14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年度发展报告2015》,以及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组织编写、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
发布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名誉院长应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杨群,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行政法学会研究会会长马怀德,来自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杭州、成都、南宁等地方政府法制办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发布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建成法治政府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立法、执法、司法机关都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那么,每一个年度我们国家的法治政府建设到底推进到了什么程度,都采取了什么创新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需要进行梳理总结,理论界、实务界和社会公众也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编写出版的法治政府蓝皮书,通过一年出版一册,希望能让社会各界基本了解当年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和理论研究进展的全貌。
据介绍,此次出版的《中国法治政府年度发展报告2015》,全书30多万字,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包括一个总报告和九个专题报告。总报告对当年度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了总体描述,九个专题报告则根据当年度我国法治政府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具体拟定题目。每个专题报告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相关主题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评述,二是相关主题下的理论研究进展综述;三是相关主题下的数据和信息梳理。九个专题报告的主题分别是:政府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立法法》的修改和实施,重大事项行政决策制度,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进展,行政程序立法的推进,风险管理与公共安全法制的发展,国家安全与反恐立法,信访制度改革,《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实施。附录部分主要是对当年我国法治政府建设领域的重要立法、案例、事件加以简介,包括对重要立法的提要,对代表性案例、事例及其代表性观点的梳理。
《中国法治政府年度发展报告2015》指出:政府权责清单的梳理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多方面突出问题;新修《立法法》的实施促进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法与改革的关系初步得以理顺;重大行政决策还存在立法位阶普遍不高、公众参与程度有限、决策过程公开性不足、责任追究制度运行不畅等问题;城管职权无序扩张、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裁量权膨胀、执法效能弱化、暴力执法普遍等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改观;行政程序立法仍呈现出地方化、多样化、碎片化的样态;公共安全和风险规制领域的制度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仍然巨大;《国家安全法》的实施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法治保障;信访总量仍居高不下、信访功能错位越位严重、信访与法定救济渠道冲突等问题仍没有实质性解决;立案登记制大幅拉高了案件数量,但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总体并无改观。
同时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5》,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依据研发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名义对地方政府的法治政府建设状况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的年度报告。今年的评估报告是根据最新修订的评估指标体系,以网络检索、发送咨询函、实地调研及发放问卷等形式,对选定的100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开展评估,根据各种评估数据整理而成。评估指标体系坚持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共设置有9项一级指标。其中反映客观评价的一级指标共有8项,分别为“机构职能”“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政府制度建设”“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与问责”“社会矛盾化解与行政争议解决”,这八个方面也基本涵盖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所有重点领域。反映主观评价的一级指标有1项,即“公众满意度调查”,就公众关注度较高的10个问题,通过在被评估城市发放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公众意见,根据公众意见进行相应赋分。
本次评估结果显示,整体而言,评估的100个城市总体上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相比去年和前年都有所提高,但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状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提出的推进依法行政的多项措施长达十年仍未全面落实;我国地方层面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够平衡,不同城市之间差距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欠佳;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依然不足,一些顶层设计的制度措施难以真正的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