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4月26日,第七届“法治政府奖”终评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成功举行。本届“法治政府奖”评选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终评会上,10位评委在综合考量申报内容和现场陈述的基础上打分,最终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提名奖”。“法治政府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将系列推送获奖项目展示。
淮安市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
遵循法治思维助力惠企资金“一站直达”
淮安市数据局
财政奖补资金无需企业群众申请,政府部门直接精准发放。截至4月底,淮安市通过“免申直补”方式发放35.61亿元资金,惠及4784家企业、3万余名群众。
2020年6月,针对财政奖补“政策散、流程繁、办理慢、兑现难”等问题,淮安市启动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在线上建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推出“财政奖补专窗”。淮安市数据局(原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和淮安市财政局会同业务有关部门共同梳理政策涉及的奖补事项,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核时间。企业群众可以线上线下“一站式”查询惠企利民政策、业务事项,申报审核后直接获取奖补资金。淮安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全市域、全事项、全要素、全流程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的设区市。

(江苏政务服务网淮安市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公开透明运行平台)
起初,淮安梳理出的奖补事项,都需要企业群众申报。2020年12月底,一份文件引发参与此项改革同志的思考。“那是市政府关于授予2020年淮安市市长质量奖的决定,奖补对象明确到具体企业,完全不需要企业申报。”淮安市数据局和市财政局研讨决策,“有些补助范围明确、奖补标准清晰的事项,有理可循,有法可依,能不能省去申报环节呢?”。2021年,探索启动挖掘梳理“免申直补”事项,在“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开发“免申直补”功能模块。2022年至2024年期间,持续拓展深化“免申直补”,将事项分为资质认定类、评审评选类、纾困助企类等10个类别,分类构建系统关联模型,定制业务流程。

(淮安市财政奖补业务项申报指南界面)
建立政务服务网个人法人库、财政奖补企业库、主管部门行业数据库、财政奖补政策事项库、财政奖补政策办件库,积累大量数据,并与财政一体化支付系统、信用联合奖惩等系统对接,实时共享信息,为“免申直补”提供了条件。通过平台自动比对、人工核验受理条件等环节,实现奖补资金主动、精准发放。对“免申直补”方式办理的业务,市数据局在办理时限、审核规范、资金兑付等方面进行重点督查,倒逼审核工作高效规范。
目前,市县两级“免申直补”事项已达499项,淮安将推动更多财政奖补政策“免申直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