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术资源

行政行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行政法学前沿 -> 行政行为研究 -> 正文

苏宇: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行政法学的转型

信息来源:《财经法学》2018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18-10-09

【注释】 作者简介:苏宇,男,1985年5月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警察法学。

[1]参见姜明安:“全球化时代的新行政法”,《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第8~11页;江利红:“以行政过程为中心重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法学》2012年第3期,第51~62页;张永伟:“行政观念更新与行政法范式转变”,《法律科学》2001年第2期,第35~40页,等等。

[2]参见罗豪才、宋功德:“行政法的治理逻辑”,《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第5~26页。

[3]参见湛中乐:《现代行政过程论——法治理念、原则与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3~4页。

[4]参见王锡锌:“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清华法学》2009年第2期,第104~106页。

[5]参见于立深:“概念法学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法学家》2009年第3期,第65页。

[6]参见朱新力、唐明良:“法治政府建设的二维结构——合法性、最佳性及其互动”,《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第139页。

[7]David A. Super, Against Flexibility, Cornell Law Review, Vol.96,(2011),p.1377.

[8]Anne Joseph O’Connell, Vacant Offices: Delays in Staffing Top Agency Positions, Southern CaliforniaLaw Review, Vol.82(2009),p.913.

[9]参见李波:《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的比较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46页。

[10]Alexander Weber, Investitionsanreize unter RPI-X-Regulierung und die angemessene H?he von Kosten-durchreichungen, Zeitschrift für Energiewirtschaft 2009(3),S.205~211.

[11]参见Alvin E. Roth, The Economist as Engineer: Game Theory, Experimentation, and Computation asTools for Design Economics, Econometrica, Vol.70,No.4(Jul.,2002),pp.1364~1372;Arthur De Van, Im-plementing a Market-Based Spectrum Policy, 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Vol.41,No. S2(October 1998),pp.627~646;郑鑫尧:“报价规则设计与竞买人串谋风险研究——以FCC无线频谱许可证拍卖为例”,《中国拍卖》2013年第12期,第40~43页;张新锋、郭禾:“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的开放性设计”,《现代法学》2012年第2期,第50~58页,等等。

[12]Dolde, Verwaltungsverfahren und Deregulierung, in Neue Zeitschrift für Verwaltungsrecht, 2006,S.857.

[13]Vgl M. Kessler, Regulierung und Deregulierung im Systemvergleich, Physica-Verlag Heidelberg, 1990,S.11.

[14]Elizabeth Fisher, Drowning by Numbers: Standard Setting in Risk Regul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Ac-countabl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20,No.1(2000),pp.109~130.

[15]See Barak D. Richman and Christopher Boerner, A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zing Approach to Regula-tion: Understanding the NIMBY Problem and Improving Regulatory Responses,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No.23(2006,winter),pp.29~76.

[16]参见朱新力、高春燕:“行政行为的重新定位”,《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4~23页。

[17]较常见的权利配置概念有一般意义上的权利(right)、一般意义上的权力(power)、剩余控制权(re-sidual control right或residual right of control),以及选择(choice)、排序(ranking)、评等(rating)、拒绝、退出、调节比例等方面的权利。

[18]“直接揭示机制”(direct revelation mechanism),即通过一定的激励分布迫使机制中的个体表述真实信息。对于揭示机制的有效条件及其运作原理,参见Dirk Bergemann and Juuso V?lim?ki, InformationAcquisition and Efficient Mechanism Design, Econometrica, Vol.70,No.3(May, 2002),pp.1007~1033。

[19]See Roger B. Myerson, Mechanism Design by an Informed Principal, Econometrica, Vol.51,No.6(Nov.,1983),pp.1767~1797;Eric Maskin and Jean Tirole,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with an InformedPrincipal: The Case of Private Values, Econometrica, Vol.58,No.2(Mar.,1990),pp.379~409;David Mar-timort and Lars Stole, The Revelation and Delegation Principles in Common Agency Games, Econometrica, Vol.70,No.4(Jul.,2002),pp.1659~1673.

[20]同上,Myerson文。

[21]See Eric S. Maskin, “Mechanism Design: How to Implement Social Goals”,The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Vol.98,No.3(Jun.,2008),pp.567~576.

[22]See Atila Abdulkadiroˇglu and Tayfun S?nmez, School Choice: A Mechanism Design Approac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3,No.3(Jun.,2003),pp.729~747,especially pp.732,736~738.

[23]Id, p.735.

[24]See Manipushpak Mitra, “Mechanism Design in Queueing Problems”,Economic Theory, Vol.17,No.2(Mar.,2001),p.282.

[25]参见前注[22]。

[26]See David Epstein and Sharyn O’Halloran,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Information, and Agency Dis-cre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38,No.3(Aug.,1994),pp.697~722.

[27]参见前注[18]。

[28]参见前注[9],李波书,第5页。

[29]例如McAfee和McMillian在1988年发表的“Multidimensional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MechanismDesign”一文(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No.46,335~354),完全是对多维激励相容下的机制设计的纯粹理论模型论文,后来被很多学者用在实务性或半实务性的机制设计中,如Frank H. Page, Jr.,Mechanism Designfor General Screening Problems with Moral Hazard, Economic Theory, Vol.2,No.2(Apr.,1992),pp.265~281;Yeon-Koo Che, Design Competition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Auction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4,No.4(Winter, 1993),pp.668~680。

[30]Aziz Z. Huq, The Negotiated Structural Constitution, Columbia Law Review, Vol, 114,No.7(2014),p.1604.

[31]除了狭义上的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外,包括所谓客观价值秩序(objektive Wertordnung)、基本权的反射性(Die Reflexivit?t der Grundrechte)、整体类推(Gesamtanalogie)等也属此例。

[32]德国著名法学家阿列克西(R. Alexy)的原则碰撞理论要求将相比较的两个原则的抽象重力、受侵害程度和认识论上的受侵害风险在一个简单的开放性分等评估和乘除法计算模型中加以综合权衡,然后得出权衡结果。该模型也可以用于处理权利和价值的冲突。参见[德]阿列克西:“法律原则的结构”,雷磊译,《公法研究》2009年卷,第472页;Robert Alexy, Constitutional Rights and Proportionality,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Publishing, Vol.22(2014),p.5165。

[33]参见薛刚凌:“行政法发展模式之检讨与重构”,载《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71~188页;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第185页。

[34]卡尔多标准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 efficiency)标准的一部分,为经济学家卡尔多和希克斯所先后阐述,指的是一项制度安排提高了部分人群的效用水平,而且受益者的收益能够通过金钱方式补偿受损者的损害并有剩余。严格来说,卡尔多和希克斯的思想存在区别,卡尔多强调实际补偿的假设,使未受益群体能够回复到原初的无差别曲线水平,希克斯则认为群体的无差别曲线已经改变,实际补偿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没有意义。前者更接近于帕累托最优的观念,所以抽取出来单独论述。关于二者的差别,参见Bharat Jhun-jhunwala, Kaldor-Hicks-Scitovszky Criteria: A Postmortem,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Vol.40,No.3(Jan.,1974),pp.493~496。

[35]一份著名的进行此种研究的刊物是《社会指标研究》(Social Indicator Research),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内都备受瞩目。在价值方面进行研究的例子,例如对主观幸福度(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兹举两例:Westerhof, Thissen, Dittmann-Kohli and Stevens, What Is the Problem?A Taxonomy ofLife Problem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iddle and Late Adulthood,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79,No.1(Oct.,2006),pp.97~115;Beyond Life Satisfaction: Lay Conceptions of Well-Being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dul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56,No.2(Nov.,2001),pp.179~203。

[36]基数效用论是指以数量化的价值量度来表述对象效用的方式,序数效用论指的是以个体的偏好排序来刻画事物之间相对主观价值高低的方式。序数效用论的诞生是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前提和一系列不可能定理的基础。

[37]直接揭示机制本身就可以用作一种价值整合机制,相当于促使参与者自身衡量并表达实际的支付或补偿意愿。

[38][德]施密特·阿斯曼:《秩序理念下的行政法体系建构》,林明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277页。

[39]同上,第278~285页。

[40]同上,第283页。

[41]参见刘权:“目的正当性与比例原则的重构”,《中国法学》2014年第4期,第140页。

[42]参见王天华:“行政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中国法学》2016年第3期,第70页。

[43]例见何海波:“‘越权无效’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吗?——英国学界一场未平息的争论”,《中外法学》2005年第4期,第488~500页。

[44]蒋红珍:《论比例原则》,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52页。

[45]阿列克西认为原则与规则不同,规则是确定性命令,而“原则是最佳化命令”,“原则是这样一种规范,它要求某市在相对于法律上与事实上可能的范围尽最大可能被实现”。参见[德]阿列克西:《法理性商谈——法哲学研究》,朱光、雷磊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版,第232页。

[46]激励相容是指在一种机制中,理性个体获得其私利益的条件和整个制度实现利益目标的条件是一致的,这种状况能够避免个体出现“损公肥私”的情形。这是机制设计理论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因此这一概念成为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目标概念。

[47]机制设计理论对设计上的不可能性的探索是受公共选择中三大不可能定理的启发,对机制设计中不可能保证达成设计要求的一类条件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例如Lin Zhou, “Impossibility of Strategy-ProofMechanisms in Economies with Pure Public Goods”,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58,No.1(Jan.,1991),pp.107~119。(在纯公共物品的非独裁系统中不可能让每个私人都报告真实信息的一份研究,类似于防策略投票不可能定理。)

[48]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袁曙宏、方世荣:“行政学研究和制定行政法规”,《政治与法律》1985年第2期,第21~22页;金端治:“行政机构设置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政治与法律》1984年第5期,第80~82页;朱维究:“应当建立和健全人事行政诉讼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85~88页等。这些都是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色彩比较浓重的论文。

[49]包万超:“面向社会科学的行政法学”,《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第49页。

[50]同上,第53页。

[51]关于这一过程的理论基础,参见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02页以下。

[52]沈岿:《公法变迁与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70页。

[53]F. Hayek,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Routledge, 2013,London and Newyork, p.11.

[54]参见前注[49],包万超文,第50页。

【参考文献】 {1}姜明安.全球化时代的新行政法[J].法学杂志,2009(10).

{2}江利红.以行政过程为中心重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J].法学,2012(3).

{3}张永伟.行政观念更新与行政法范式转变[J].法律科学,2001(2).

{4}罗豪才,宋功德.行政法的治理逻辑[J].中国法学,2011(2).

{5}湛中乐.现代行政过程论——法治理念、原则与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王锡锌.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J].清华法学,2009(2).

{7}于立深.概念法学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J].法学家,2009(3).

{8}朱新力,唐明良.法治政府建设的二维结构——合法性、最佳性及其互动[J].浙江学刊,2009(6).

{9}李波.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的比较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10}郑鑫尧.报价规则设计与竞买人串谋风险研究——以FCC无线频谱许可证拍卖为例[J].中国拍卖,2013(12).

{11}张新锋,郭禾.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的开放性设计[J].现代法学,2012(2).

{12}朱新力,高春燕.行政行为的重新定位[J].浙江大学学报,2003(6).

{13}薛刚凌.行政法发展模式之检讨与重构[M]//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4}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的变革[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5}[德]施密特·阿斯曼.秩序理念下的行政法体系建构[M].林明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6}刘权.目的正当性与比例原则的重构[J].中国法学,2014(4).

{17}王天华.行政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J].中国法学,2016(3).

{18}何海波.“越权无效”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吗?——英国学界一场未平息的争论[J].中外法学,2005(4).

{19}蒋红珍.论比例原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0}袁曙宏,方世荣.行政学研究和制定行政法规[J].政治与法律,1985(2).

{21}金端治.行政机构设置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J].政治与法律,1984(5).

{22}朱维究.应当建立和健全人事行政诉讼制度[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1).

{23}包万超.面向社会科学的行政法学[J].中国法学,2010(6).

{24}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25}沈岿.公法变迁与合法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