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政策及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相关制度的实施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10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法治政府蓝皮书: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6)》强调。
该蓝皮书分析说,一方面,行政不作为现象较为突出,执法监督流于形式,已经严重影响到法律的权威,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诟病。另一方面,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清理尚未实现常态化,民主化和开放性均严重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依据不明、权责冲突的现象。
蓝皮书当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法治政府评估工作的年度成果,也是该院连续第四年发布评估报告。
蓝皮书称,本次评估使用的2016年指标体系总分为1000分,100个被评估城市的平均得分为663.07分,平均得分率为66.31%,较之2015年上升4.57%,较2014年上升6.61%。此外,在所有100个被评估城市中,有88个城市得分在600分以上,及格数量较2015年增多了26个。从广州、北京、佛山、成都、上海等典型城市的情况看,2016年的得分也都高于2014年和2015年。可以看出,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水平逐年提高,进步的幅度加大。
蓝皮书介绍,连续四年的评估报告显示,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中出现一批样板城市,具有率先在全国建成法治政府的潜力。本年度评估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宁波、深圳、杭州、南京、广州、合肥、长沙、苏州、潍坊、台州。此外,有11个城市在连续四年(2013年至2016年)的评估中始终处于前二十位,这些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长沙、南京、厦门、成都、深圳、苏州、合肥。
但蓝皮书同时表示,全国范围内,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平均水平仅略高于及格线,且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总体表现为东部城市好于中西部,部分西部城市仍处于落后状态。
研究发现,2016年度评估中,得分最高的城市为东部的宁波市,总分为825.61分;得分最低的为西部的喀什市,总分为426.36分,两者之间相差399.25。得分低于蓝皮书评估及格线的城市一共12个,分别是河南省信阳市、周口市、商丘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北省邯郸市,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抚顺市,云南省曲靖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喀什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黑龙江省绥化市,上述城市主要以中西部城市为主。
“对九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率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指标之间的得分率存在着较大差异。”
蓝皮书介绍,根据得分率从高到低排列,最高的是“政府信息公开”,得分率达到77.14%;排在第二位的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得分率为76.23%;排在第三位的是“行政决策”,得分率为68.87%;排在第四位的是“社会矛盾化解与行政争议解决”,得分率为68.10%;排在第五位的是“监督与问责”,得分率为68.02%;排在第六位的是“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得分率为64.89%;排在第七位的是“政府制度建设”,得分率为63.45%。上述七个一级指标得分率都在及格率(60%)以上。
两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率则在及格率之下,分别是:“行政执法”,得分率为57.93%,“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得分率为49.24%。得分率最高的“政府信息公开”和得分率最低的“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之间相差了27.9个百分点。
蓝皮书认为,目前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的“最后一公里”现象需要关注。现阶段,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某些方面的微观制度仍然缺失,其原因正是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评估结果显示,在制度建设这一指标下,部分地方政府仍未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进行建章立制;部分城市虽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做出了专门规范,但仍存在制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缺少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尽管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已经提出有十余年,但仍有3个城市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方面得了0分。
与此同时,很多法律制度无法落实的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工作机制。
蓝皮书说,“行政决策”一级指标的评估结果显示,因为对于“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界定不清,直接影响到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的落实。大多数城市中,能够严格按照“五步”程序进行决策的事项少之又少,甚至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全年没有一件事项纳入重大决策程序。大量政府重大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直接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事项本应作为重大决策却没有被纳入,这对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的实施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蓝皮书介绍,从评估数据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乱罚款”、“乱收费”、“暴力执法”等现象逐年有所好转,说明各级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表现较好。
“但行政执法领域受到人情、金钱、地位等的影响仍然较大,行政执法的效果有待提升;行政不作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行政效率和行政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待加强,诚信政府建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蓝皮书说。
蓝皮书建议,加强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通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突破。加强微观制度建设,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构建有效工作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落实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平台的功能,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不作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数据开放进程,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高便民性。落实问责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完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