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24、48或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已成为当前京沪等大城市日常出行的“生活必需品”。
现在已届盛夏,在不同区域都出现了核酸检测排长队、等候时间过长的现象,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足或设置不合理、高峰时段核酸检测排队秩序混乱、特殊人群智能手机操作不便等问题备受关注。
这引发的思考是:如何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如何看待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要优化与完善常态化核酸检测策略,首先要“治标”,包括优化核酸检测点布局、增加检测人力资源、优化检测程序、增加检测服务时间等;更重要的或许在于“治本”,需要思考,核酸检测策略与其他疫情防控策略之间的关系,应将核酸检测证明应用于哪些范围、哪些场景,如何理性设定核酸检测的频率,审视核酸检测证明的有效期间。
1 如何实现核酸检测排队不超30分钟?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20条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接受、配合医疗卫生机构为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危害依法采取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等预防、控制措施。或可将常态化核酸检测活动归为上述法律条款中的“检验”范畴,以生物、物理、化学或其他方法,对公众的样本和有关物品进行检查、化验,以尽早查验出阳性感染者。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36条规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在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固然可以为公众提供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但医疗卫生机构还依法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服务。在人口超百万、千万的城市,如果让医疗卫生机构过多从事常规性、技术性的核酸检测活动,则有可能挤兑本已捉襟见肘的诊疗资源。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10条也规定,“国家合理规划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因此,除利用已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外,还应科学规划核酸检测采样点,应当综合人口数量、地理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考虑将社区、园区、商圈、工地、工厂等及其他人流集中区域相结合,充分考虑该区域人员活动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核酸采样点。
采样点可以是“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相结合,从而让市民能够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努力让市民能步行15分钟内到达采样点,排队等候不超过30分钟。
在覆盖人群广、人数多、易到达的场所,可设置长时间采样点;平常时段核酸检测人数少的采样点,可以在人数低谷时就近合并。
可以考虑将固定的大规模采样点拆解为多个小型流动采样点,动态监测各采样点排队等候时间,根据核酸检测的不同时段需求来增减检测力量,及时增援检测力量到人流较多、排队时间长的采样点,迅速提高采样能力,减少群众等候时间。
在常态化核酸检测过程中,还可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国务院于2007年8月公布的《志愿服务条例》中,将志愿者界定为“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志愿服务条例》第23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
目前,京沪等地都在面向社会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志愿者经培训合格后,一般根据工作需要就近安排参与核酸采样工作。
2 如何巧用地理导航就近检测?
作为一名市民,在最近几个月里,也有过多次不知附近有哪些核酸检测采样点,每个检测采样点何时开门、何时关门的情形。
正如《地址的故事:地址薄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一书指出的,地址不是简单的信息,它是管理工具,是文化与历史的承载,是权力的转译与延伸,更是按图索骥的指南。
因此建议:或可通过各区县政府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县(市、区)的移动政务服务APP,来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核酸检测点查询”功能,使得用户查询时,可以以当前位置为圆心,显示出附近核酸检测点的名称和地址,同时还应尽量显示出开放时间、预约方式等内容;并支持按照区县(市)、街道进行筛选,还可以根据检测起止时间,筛选出支持夜间乃至全天24小时采样的检测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各城市的移动政务服务APP,不宜各自为战,而是应借助国家卫健委组织建设的全国核酸检测机构数据库,借助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检测点名称、地址等信息的共享。
具体而言,建议将核酸检测点地址信息及查询功能接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健康、美团等应用软件,以使得市民不仅知道核酸检测点“在哪里”、“何时开”,还知道“怎么去”。市民应可通过列表查询、地图查询等方式查询实时采样人流量等情况,通过网络查找附近人流量较少的点位,从而实现高效采样、智慧采样。
目前在京津沪等城市,在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出现了排队蜿蜒如长龙,等候时间长的现象。以我自己在某医疗机构核酸检测的切身感受而言,需先排队在自助机上挂号、缴费,打印凭条后;再去另一个窗口再次排队,扫入院登记信息,出示行程卡,医务人员扫描或拍照后,又打印出一个凭证;然后第三次排队,去领一个条码,然后再排队采集,需要排队三次。
所耗费的,不仅是宝贵的时间,还给人带来焦灼的心绪。
为减少居民核酸随机性造成各核酸检测点忙闲不均的问题,改善核酸检测排队难的现状,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核酸检测效率,建议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上的小程序等方式,开展“预约核酸”试点,预约特定机构的特定时段,凭线上生成的二维码直接前往核酸采样点检测。
对于直接去采样点进行检测的民众来说,现场检测时,应提供核酸检测的一站式服务,将核酸检测挂号、缴费、登记等程序加以整合,这有助于减少重复排队,也可以避免人流往返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如何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资源?
目前北京的最新要求是,公众进入公共场所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海要求,自2022年6月1日零时起,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诚然,在疫情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有助于提高疫情检测预警的灵敏性,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是迅速发现传染源、锁定管控目标,进而采取隔离、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疫情防控是否只有常态化核酸检测这样“华山一条路”?如何审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与收益?
在2022年3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河南为例,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河南全省常住人口为9936万人。若按每个月15次全员核酸检测、每次3.5元/人计算,河南省一个月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约52.16亿元,全年的费用约626亿元。2021年,河南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6611.24亿元。按此计算,核酸检测费用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9.5%,费用可谓不菲。
而且,还要审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间接成本与隐形成本。这至少包括核酸检测点的硬件成本,所支付的人力资源成本,每天的耗材和准运成本。同时,排队测核酸的人们本可将此时间投入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或精神财富,或居家休闲以谋身心放松,排队的时间耗费也会带来难以估算的隐性成本。所以,应以科学为依据,适当限定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范围、频次,确定核酸检测证明的适用场景、有效期限,以求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2022年3月1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指南),第三版指南将“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正如国家卫健委在对第三版指南的解读中指出的,核酸检测应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不能搞大水漫灌,不能搞“一刀切”,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资源。
核酸检测的范围大小,与其风险来源是否清晰直接相关,也与流调溯源是否精准、感染者分布是否广泛、隔离管控措施是否落实等多个因素有关。要做好精准快速的流调排查、严格的社区管控,经过科学研判之后,划定需要检测的范围。这也是行政法上比例原则的体现,所谓“杀鸡焉用牛刀”,或曰“不可用大炮打小鸟”。
如第三版指南指出的,当疫情发生时,若社会面风险未得到控制、风险点位不清,则继续每日开展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当社会面风险得到控制、风险点位基本摸清时,可根据病例分布情况,针对有关街道、社区、小区划分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每日一检,非重点区域可视情况隔日一检或三日一检,并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
还应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核酸检测频次。如果两个最长潜伏期以后都没有病例,那么基本可以按照国际公认的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各地在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过程中,检测频次的设置应当更加合理,并进行动态调整。在当地没有病例的平稳期,没必要对民众开展长时间、大规模的连续核酸检测。
对普通人群而言,建议一周做一次核酸检测即可。在此基础上,如有疫情,可以局部增加检测频率;如没有疫情,可以只对高暴露风险行业从业人员适当增加检测频率。这或许是符合科学共识及疫情防控实际的务实之举。
4 大规模核酸检测常态化为何不可取?
各地在确定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时,存在一定的裁量空间,裁量时或许可以考虑如下三个要求:
(1)考虑人群的风险性。对于重点行业、重点岗位、特殊行业的重点人群,如对从事口岸、冷链、卫生行业、物流等行业且具有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还是需要保持高频次的核酸检测,隔天或3天做一次。对低风险的普通人群,检测频次可以间隔长一些。
(2)考虑城市规模。对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而言,城市人口流动性更大,可能面临更为不确定、更高的公共卫生风险,而且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财力相对雄厚,可适当提高检测频次。
(3)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在一个财力羸弱的省市,能以两天一次的频率持续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目前,很多城市要求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或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准时完成的将在扫场所码时作弹窗提醒或赋码,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但就全域低风险的城市而言,要求每人每48或72小时就测一次核酸,不仅没有法律依据,更课予行政相对人以不相称的负担。在全域低风险的城市,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和搭乘交通工具时,建议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履行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测温等义务即可。
在这些全域低风险、没有新增病例的城市,如果主政者将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一定要查验核酸检测证明的话,也建议要求市民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这样可以降低核酸检测的频率,延长核酸检测的“保质期”,减少核酸检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建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范围、频次等颁布整齐划一的指南,以给各地核酸检测活动以适当的导引和约束。
同时,新冠疫情防控应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而不应将常态化核酸检测视为疫情防控的“万灵丹”。疫情防控的策略包括: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对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予以有效的隔离和救治;包括研发更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长久依赖常态化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一方面缺少科学证据,另一方面财力支撑也难以为继。用好疫情防控的政策工具箱,打好“组合拳”,比单打一式地全员核酸或许更有实效。
需要指出,常态化核酸检测固然是一种公共服务,但现实中它每每已构成了一种强制性的约束,事实上约束了相对人的行为模式,对相对人何时必须完成一次检测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或许我们在设定和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时,也应冷静为之,去秉承适度谦抑的法理,思考比例原则的诫命,考虑成本收益衡量的要求。
只有在为了防控疫情需要,核酸检测确属必不可少,且没有可以代替核酸检测的其他适当疫情防控方法时,才能设定和实施常态化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而且还应尽可能缩小核酸检测区域、人群的范围,尽可能削减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频次。
也许,令常态化核酸检测变成一种备而少用、备而慎用的防控策略之时,也是开启我国疫情防控新策略,走向疫情防控新阶段、取得新胜利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