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研究成果

报刊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学术著作、学术论文 -> 林鸿潮文集 -> 报刊文章 -> 正文

林鸿潮副教授:我国城市缺少防灾能力和防灾意识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布日期:2013-07-16

   78日,京城迎来一场暴雨。来自防汛部门的消息称,这场暴雨造成积水路段共16处,有18条公交线路因道路积水影响采取绕行、发区间车等措施。

   下场暴雨就让一座城市排水系统窘态百出,让人不得不对城市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打个问号。

  管道的胸怀

   去年水灾,有网友前往故宫准备拍摄水灾照片,但是发现并无淹没迹象。而与此相反的是,基本同样的雨势,在西四环五路桥、海淀一亩园路口、东宫门路口、石景山西井路口、高井路口等下凹式立交桥及地势低洼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积水,并造成部分路段交通受阻。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是诗意的表达,但某种程度说明了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水利部防洪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洪水管理与减灾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娜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北京西三环的莲花桥由于特殊的局部V地形,南北方向的水全部汇集到立交桥。下泄能力又有限,必然会积水。通过下凹式立交桥排到管道里的水,下面是否有排水通畅的承泄河道,也会影响桥区积水”。

   李娜表示,目前北京各地排水能力不同,大部分区域的排水管网的排水标准是一年一遇(降雨30毫米路面没有积水),重点区域是35年一遇(降雨6070毫米路面没有积水)。此次北京暴雨降雨量远超出排水管网的承受力,城市内河排水标准为20年一遇,外河更高,如永定河200年一遇。

   目前,北京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全市74个雨水泵站将在三年内改造完毕,今后将具有每小时“消化”50毫米降水量的能力。

   但即便如此,一旦再碰上特大暴雨,排水泵站仍然不能完全胜任。“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市整体系统的整体规划。”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陈明说。

    “一直以来对于洪涝灾害,北京市都很紧张,所以每次大的洪涝灾害,政府都是投入很大、损失很大。这是在还历史旧账”。中国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鸿潮有些无奈。

   在近年来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防灾因素未加以充分考虑,历来都是“救灾重于防灾”。林鸿潮认为,现在的城市防灾能力和防灾意识,在某些方面是倒退的,有些城市新城区的防灾能力不如旧城区,旧城区不如民国时期的老城区。对此,北京市增加了大量的投入用于改善城市的防灾能力。“但问题是原来的底子打得不好,现在要改善它代价很大、时间很长、见效不大,这笔旧账还起来遥遥无期。当然,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很多其他的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排水管网的建设一直都由城建部门负责,由其设计管理,城市内河又由水利部门管辖,不同部门的衔接,考虑并不全面,沟通不畅,资料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李娜介绍说,例如,排水管网收集到的水排到内河时,内河正在泄洪,河道也是高水位,管网到河道的口门已被河道的高水位淹没,致使管网的水排不出去,反而河水的压力迫使排水倒着回去,积到路面上。

  预警的失调

   “运营商只是一个执行的角色,在整个决策流程中起不到作用。”一位熟悉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内部人士透露,一般情况下,北京市的公共应急短信的发布需要走几个程序,北京市气象局报送主管相关事务的北京市副市长,副市长签字之后,再送达运营商,之后,运营商才执行。

   国家减灾委员专家高建国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气象部门、运营商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内部协调之间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急灾备机制。同时他建议,气象预警可以改为按照一级二级三级来简单区分就可,用颜色划分的信息传达方式,大多受众并不太懂,气象的预测服务要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

   “灾情现场是千变万化,很好地把握讯息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救援。”高建国举例说,四川一次火灾,已经被扑灭,在下山的过程中,突然有大风反向吹来,火势迅速包围救援人员,21人被烧死。他强调,救灾不是空喊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要对参与救援的人员讲活生生例子,才能提高救援水平。

   “北京市交管部门肯定是有预案的,问题是在这种自然灾害面前,交通指挥系统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林鸿潮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为了避免伤亡,交管部门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断路,但这种措施在高速路上是可行的,对于市内交通就很难实施,因为这样做会引起其他的风险。

   林鸿潮的观点是:利用短信和网络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确实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在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问题在于,气象部门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渠道或者协调能力,但政府的应急指挥机构是完全具有这种协调能力的。因此,在灾害预警方面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气象部门身上,而是政府的综合协调机制出了问题。

(原标题:窄管道与慢预警:城市内涝治理再反思,作者:闵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