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术资源

交叉学科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交叉学科研究 -> 正文

王建学:论政协作为政治软实力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作用 ——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信息来源:中国宪治网 发布日期:2019-06-28


注释:

[1] “《共同纲领》自产生起到1954年宪法的颁布,一直是指导我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总的纲领性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参见韩大元:《论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权》,《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第14页。

[2] 周林刚:《作为基本法的〈共同纲领〉——1949年“建国”的正当性原理及其宪法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106页。

[3] 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6页。

[4] 蔡定剑:《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5] 杨季川:《忆1982年的政协章程修改工作》,《武汉文史资料》2015年第4期,第6页。

[6] 章伯钧:《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的说明——1954年12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山西政报》1955年01期。

[7] 李有福:《邓小平与第三部政协章程的诞生》,《世纪桥》2009年第2期,第33页。

[8] 参见[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金筱萍、沈茹毅:《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第213页;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的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9] 王建学:《2014年法国宪法学研究综述》,载《中国宪法年刊》(第十卷),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247页。

[10] 周刚志、刘佳威:《“人民政协”宪法性质之法理辨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第4期,第34页。

[11] 郑万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人民政协功能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9页。

[12] 马利,《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00页。

[13] 戴激涛:《论中央与地方争议的解决机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2期,第128页。

[14] 政协全国委员会研究室编:《老一代革命家论人民政协》,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15] 习近平:《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014年9月21日)》,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版,第297页。

[16] “现行宪法序言中有关人民政协的原则规定,必须有关于政协的具体法律(组织法、程序法、监督法)来保障,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参见任喜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功能论》,《法律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第1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