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术资源

行政法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行政法学前沿 -> 行政法学 -> 正文

翟翌:中国出租车行业的行政法分类规制

信息来源:《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8-02-26

【注释】 

[1]《网约车新政满周年:打车族抱怨比新政实施前更难了》,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7-07-24/doc-ifyihrwk2005247.shtml,2017年8月6日访问。

[2]See Akritas Kaidatzis, A Typology of the Constitutional Limitations on Privatization,Paper submitted to the VII World Congress of Constitutional Law “Rethinking the Boundaries of Constitutional Law”, Athens, June 11th-15th 2007.pp.3-6.

[3]如2016年发布的《北京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第二条第三项。

[4]应松年主编:《行政许可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5]See Eileen Brettler Berenyi and Barbara J. Stevens, Does Privatization Work? A Study of the Delivery of Eight Local Services, State & Local Government Review, Vol.20, No.1 (Winter,1988), pp.12-17.

[6]参见王克稳:《论行政特许及其与普通许可的区别》,《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7]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29页。

[8]参见前注[6],王克稳文。

[9]张兴祥:《中国行政许可法的理论和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0]参见杨景宇:《关于的说明——2002年8月23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3年第5期;乔晓阳:《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审议结果的报告——2003年8月22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3年第5期。

[11]同前注[8],王克稳文。

[12]See Christopher H. Bovis, Public Service Partnership as Instruments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lumbia Journal of European Law,Vol.18,2012.pp.8-9. See James T. O'Reilly, Confidential Submissions to Utility Regulators: Reconciling Secrets with Service,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18,1991.p.1.

[13]参见翟翌:《基于“相似性”本质的行政特许界定及其应用》,《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

[14]同上注,翟翌文。

[15]参见徐以群、陈茜:《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城市交通》2006年第6期。

[16]See Jeffrey D. Greene, How Much Privatization? A Research Note Examining the Use of Privatization by Cities in 1982 and 1992,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24, No.4,1996.p.633.

[17]曾哲:《行政许可执法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18]龚天平:《论经济自由》,《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文正邦主编:《宪法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20]Mark A. Jamison, Should Google Be Regulated as a Public Utility?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Policy, Vol.9,2013.p.4.

[21]骆梅英:《通过合同的治理——论公用事业特许契约中的普遍服务条款》,《浙江学刊》2010年第2期。

[22]李亢:《PPP的法律规制:以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185页。

[2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24]肖泽晟:《公物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5页。

[25]同上注,肖泽晟书,第55页。

[26]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27]参见前注[24],肖泽晟书,第129页。

[28]侯宇:《行政法视野里的公物利用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5页。

[29]陈静忠:《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中的政府职责》,《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0]同前注[23],吴庚书,第136页。

[31]王守清、柯永建编著:《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274页。

[32]See Robert B. Ekelund Jr. and Richard P. Saba, A Note on Politics and Franchise Bidding, Public Choice ,Vol.37, No.2,1981. p.343.

[33]同前注[13],翟翌文。

[34]同前注[29],陈静忠文。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