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究竟如何在体制机制上防止工业明胶事件再次发生,本报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中国工业部门的规划者提出,未来几年食品工业发展要优先解决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23日在解读《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将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置于食品工业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之首,并指出重点是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和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
究竟如何在体制机制上防止工业明胶事件再次发生,本报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21世纪经济报道》:之所以出现工业明胶的非法添加,主要原因在哪里?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还是相关监管部门执法不严?
马怀德:两者都不是,主要原因还是违法者违法的成本太低。对于工业明胶生产厂家,明知道是工业明胶,还作为食用或者药用明胶卖给胶囊厂。对于胶囊生产企业来说更是严重违法。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胶囊属于药品辅料,药品辅料应该是按照药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什么监管部门屡次监管排查,相关工业明胶小作坊及一些可能存在非法添加嫌疑的企业,仍然屡禁不绝,怎样的监管体系能约束住企业非法逐利的冲动?
马怀德:监管部门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执法没有动力,就是执行的好与坏跟他个人政绩也好,升迁也好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光是在食品、药品领域。这就要给监管部门增加激励机制,另外就是严格问责,所有的不作为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损失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是违法的监管造成严重的后果,构成失职,渎职,要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还要增强监管部门的法律意识,很多部门依法行事的观念、理念不够。
《21世纪经济报道》:对我国食品和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您有怎样的建议?
马怀德:没什么具体建议,现在不是体制改革的问题,现在是依法办事,法律的执行更重要。第一就是执法机关,监管机构要严格依法监管,积极履行职责,追究那些不作为的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二就是信息公开透明,要保障社会公众,特别是舆论媒体的有效监督,将任何的违法行为都置于公开透明的公众监督之下。第三就是要形成一种社会的加大处罚的力度,或者是提高违法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对于违法企业要承担巨额的民事赔偿,只有这样才杜绝他以后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