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2点半,天津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依法治校与大学治理”报告会在天南联合大厦C座四层报告厅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应邀做主题报告。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汪曣出席报告会并致辞,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关工委老同志、青年干部管理培训班学员到场参加了报告会学习活动。
汪曣首先在报告会上致辞,他说,党的十八大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法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校和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教育治理体系和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在全国、全教育系统都在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形势下,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是摆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重要课题。他向马怀德教授来我校做“依法治校与大学治理”主题报告表示欢迎和感谢。
马怀德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依法治校”提出的背景,他梳理了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论述,并表示“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本质要求。他说,“依法治校”可以理解为“依法行政”与“依法办学”,核心是规范学校权力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随后,马怀德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一是我国公民意识日益觉醒,维权案件增多,高校学生和教师的法律意识也迅速增强,同时政府和学校信息公开也导致师生对知情权的要求高涨;二是社会心理失衡问题凸显,高校师生也存在因心理失衡激发矛盾的现象;三是新兴媒体快速发展,高校面临的舆论监督日益增强;四是社会矛盾增多,而目前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
马怀德教授最后表示,应对大学治理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加强“依法治校”。而要做好“依法治校”,重点在于“讲依据、讲理性、讲程序、讲责任、讲诚信”。“讲依据”要求学校做到规则完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大学章程和大学规则治理学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讲理性”要求学校合理使用大学权力;“讲程序”要求学校应当遵循正当程序来治理学校;“讲责任”要求学校明确高校办学的法律责任;“讲诚信”则要求学校决策与行为具有稳定性,可预见性,保护师生的可期待利益。
报告受到了各部门参会人员的热烈欢迎。汪曣在随后的发言中高度评价了马怀德教授所作的报告,认为其“理论系统、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带给了天大人很多思考,他同时希望各部门能借这次报告会深入学习“依法治校和大学治理”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并以此推动学校工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