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会议邀请了历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卜宪群研究员进行讲解,此前,卜宪群也曾参加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讲解。
此前不久,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著名法学家马怀德、胡建淼等也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
而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新的现代化目标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不断明确与重申“现代化”的概念。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胡建淼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提出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孙中山曾经把政治分为‘政’和‘治’两个部门,‘政’构成政权,‘治’构成治权,政权是解决国家权力归属的问题,治权是解决国家权力的运行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到底我认为是治权问题。因为政权问题涉及到两个原则,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必须坚持的、固化的和不可动摇的。”胡建淼说。
胡建淼介绍,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四化”,即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和文明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政府治理现代化,而且主要是指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因为政府是国家治理中涉及面最广的治理主体。”胡建淼说。
如果说上世纪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即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解决“硬件”现代化问题,那么,本世纪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被认为是解决“软件”现代化问题。
“如果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我们就不足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胡建淼说。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化,政府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
“而政府治理法治化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到2050年全面建成法治政府。这是渊源于党中央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胡建淼说。
据公开媒体报道,为形成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相关部门数月前就已行动。
2014年4月,新华社调研组就来到南通,专题调研“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地媒体报道称“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开展”。
法治政府是题中之义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强调:“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就是法治化。”
法治化既包含立法层面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法规体系,同时也要求在执法层面政府机关应该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同时司法层面要求公正司法,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所以,法治政府承担了法治实施的主要职责。”马怀德说。
马怀德介绍,因为政府实施法律,所以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中,政府要履行好实施法律和执行法律的职责,这就必须建立法治政府,也就是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和行驶权力,才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最终体现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所谓的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国家治理的方式来说。
“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是过度地依赖于人治,依赖于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按照人的意志和领导的意志去行使权力和职责。”马怀德说。
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要克服的东西,而法治政府是强调宪法法律的尊严,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调法律得到良法善治,法律得到有效的执行。
“所以,针对传统的人治和靠领导意志这种方式,法治政府显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马怀德说。
马怀德介绍,法治政府既是一种体现标志,同时也是一种保障。
“因为只有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马怀德说。
而从中国的现状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难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从传统的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型。”马怀德说。
向法治政府转型必须强调政府权力和政府责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政府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都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去执行,政府还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要按照程序行使权力和职责。
“讲依据讲程序和讲责任、讲诚信,这些都是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
“所以,解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德各种难题,也必须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只有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才能有效实现。”马怀德说。
内涵是依法治国
受访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但法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正因为此,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建设作为会议的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面就蕴含着一个重大的内涵就是依法治国。”
事实上,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央政治局有两次会议都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了一个大格局中。
即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同时,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突出强调,“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竹立家介绍,十四大以后,尽管我们历次的全会没有依法治国这个议题,但是党历次代表大会里面,依法治国都是一个基本的治国方略。
“所以,这一次我们把依法治国作为四中全会的一个主题,这与习近平同志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关的。换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竹立家说。
竹立家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心内容归纳为四点:
“第一个就是权力体系现代化,第二个就是依法治国,同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运行还要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法制,一个是民主,我们未来的发展,依法治国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抓手。”竹立家说。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间,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这两个轮子同时动起来,我们这个大车才能稳固,我们才能奋然前行,才能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竹立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