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的理解是,建设“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我谈三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关于全力推进“法治中国” 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意见,更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因为将法治跟中国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中央明确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并作为一个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去看待,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第二,关于法治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法治的五个重要环节,即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四个环节之外,又重点强调了依法执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依法执政,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实现其有机统一。同时,一切组织机构包括党自身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自身的角色是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党要善于把自身的意志和主张变成宪法法律,支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这个重点抓得非常好,我们国家推进法治,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方式,首先要解决好党依法执政的问题,明确提出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这非常重要。
第三,关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我们的普法学习中,法律意识提高的重点不在于普通老百姓,更多是在党员领导干部,要让领导干部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什么是法治思维?实际上是运用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分析总结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一种认识过程。所以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守法治、信仰法治,要把法治当成一种文化、当成一种信仰去认识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主动意识,维护法治的权威,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执政,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