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相关的竞争失序问题亦开始凸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对外公开征求意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针对平台经济领域反映突出的问题予以回应。同时,相关立法动议体现了稳妥、审慎、规范、促进的立场和监管理念,有利于引导经营主体的预期,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01/07
在初识行政法时,就畅想过行政法的体系化。但很长时间后,尤其是在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几经搁浅后,才深知它的艰难。《民法典》的编纂,重燃了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体系化的希望。2018年11月,作者在司法部参与《法治中国(2020-2025年)》前期论证时,就在会议上提出应借助《民法典》的编纂,推动相关行政领域法典化的专题发言。此后,又发表了行政法体系化、法典化的文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行政基本法的路径及内容
01/07
立法技术是在法的创制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方法和技巧,贯穿于立法活动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立法的质量,关系到立法的科学性,也体现出立法者的智慧。在我国民法典总则的编纂过程中,就遵循了“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的原则,通过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整合技术,发挥总则统领整部法典的作用,使各种法律制度成为一个融贯的法律系统。行政法典的编纂更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借鉴民法典的立法
01/0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市和区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对区人民政府所属承担相关业务的工作部门行政执法
01/05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行政复议是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和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写进立法目的,进一步强调了行政复议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制度功能。行政复议监督是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的有机统一,今年1-9月,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不断加大监督纠错力度,通过变更、撤销
01/05
1.许某不服上海市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行政复议案 2.朱某不服安徽省某交警大队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 3.田某不服重庆市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预审驳回”决定行政复议案 4.邓某不服广东某医科大学撤销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行政复议案 案例一:许某不服上海市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行政复议案 【关键词】 完善调查审核流程 新就业形态 职业伤害待遇 调查取证 自行纠错 【基本案情】 申请人
01/04
摘 要: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属于广义上的司法解释制度之产物,其虽无司法解释的规范地位,但依托于制发机关的权威性,仍具有普遍的规范效果。当前,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并非立法监督的客体,无法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其作为法律实施监督与司法工作监督的客体,仍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不备案,但审查”的实践状况,既不契合当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也不利于有效监督的实现。为回应
01/03
2022年8月,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答记者问时表示: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不在“免罚”“轻罚”清单里的轻微违法行为,如果符合行政处罚法,也可以直接适用从轻、减轻、免予处罚规定。 由此推论,即使部门法律、法规、规章未明文规定行政相对人实施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可以免罚,行政机关也可以通过解释《行政处罚法》第33条关于不予处罚的一般规定
12/31
2024年12月2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的实现路径研究”开题会在湖北大厦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北京市部分市属行政机关以及司法行政系统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第一阶段为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教授主持。 中国
12/30
法〔2024〕30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43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黄某亿申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公安局违法使用武器致伤赔偿案等七个案例(指导性案例241-247号),作为第43批指导性案例发布,供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 最高人民法院 2024年12月23日
12/29
摘要:我国对于已公开个人信息处理作了特别规定,由“已公开”“在合理范围内处理”“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个人明确拒绝”等规范构成要件因素组成了特殊规则体系,“在合理范围内处理”被置于规范体系中较为突出的位置,通过平衡已公开个人信息附着利益、补充知情同意规则和具化“信赖”理念发挥着价值导向和规范指引功能。作为权义复合性法律规则,其与“合理使用”不同,具有阻却违法、设定义务、赋予权利等多重面向。当个
12/29
摘 要:行政处罚阻却责任事由的确定,是对责任主义规范功能的认同。无期待可能性是阻却责任事由的概念核心。然而,实定法的错位与行政法学理的忽视导致无期待可能性适用混乱。对应受行政处罚行为,采用阶层式构成要件论更为妥当。界分阻却违法事由与阻却责任事由,从而对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有责性展开分析,能够解决无期待可能性引入行政处罚有责性的体系障碍。规范责任论下的无期待可能性,包括作为责任基础的无期待可能性与作为
12/28
摘要:宪法价值是行政法价值的基础,宪法要求行政法成为价值统一体,行政法典正是这种价值统一体的鲜明体现。行政法典具有四方面强大的宪法功能,即授权功能、控权功能、保障公民权利功能以及实现国家富强功能。行政法典的宪法依据为行政法典提供宪法正当性,要求行政法典具备直接性、全面性和体系性。据此,建议尽快编纂行政法典,并将行政基本法典作为行政法典的理想形态。 关键词:行政法典;宪法;价值完备性;宪法功能
12/26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于2013年开启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项目,是法治建设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项目,目前已连续十年发布《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在社会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以评促建”成效。 为全面评估我国100个城市(详见文后调研城市名单)的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现启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2025”的寒假实践调研,招录实地调研员及志愿者若干名。 基本要求: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严谨
12/26
摘要:政务数据应用的动态过程主要呈现为开放共享、汇集处理、开发利用三个环节,面向秩序建构、服务供给、产业转型、风险规制等不同行政场景。不同环节和场景下政务数据应用面临的行政法问题可以归纳为权力配置不清、权力与权利失衡及利益分配不均三个基本方面。受限于传统政府管理型思维,构成行政法难以有效回应政务数据应用法治需求的内因。植根合作治理语境,以塑造整体性数据治理框架、统合多元数据治理目标、搭建“共有
共有 9,1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14 页 当前第 1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