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4月26日,第七届“法治政府奖”终评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成功举行。本届“法治政府奖”评选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终评会上,10位评委在综合考量申报内容和现场陈述的基础上打分,最终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提名奖”。“法治政府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将系列推送获奖项目展示。
便民利企 服务创新
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青岛典范
青岛市大数据局
青岛市将“无证明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数字强省、数字青岛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应用驱动、便民高效、安全可控”的原则,聚焦材料共享困难、办理流程繁琐、来回多次跑办等问题,以深化数据赋能为核心,通过“减证办”“免证办”“码上办”“主动办”等方式,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政府服务的高效化、便民化,让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创新打造了142个“无证明”应用场景,累计为市民办事减免提交纸质材料4100余万份。打造的电子证照融合应用“青岛模式”,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典型推广,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试点城市,列入全省改革案例。
一、规范汇聚,提升电子证照归数制发质效
按照“标准统一、应归尽归”的原则,形成“统一调度汇聚、统一制发标准、统一交互共享”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电子证照制发规范和问题数据处理流程,持续提升证照数据的归集质量,确保电子证照来源可靠、要素合规、实时制发。截至目前,全市已归集证照数据720余万条,完成154类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归集、同步制发、同步更新。
二、深化共享,高效推动“一件事一次办”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出生医学证明、身份证、营业执照等各类电子证照应用,创新打造出生、教育、婚育、就医等个人“一件事”,以及企业开办、投资建设、企业变更等企业“一件事”。如社保参保“一件事”,通过应用身份证、企业参保证明等电子证照证明应用等方式,精简办事材料21份,办理环节从43个减少至19个,整体办理时限压缩50%。
三、拓展场景,扎实推进“免证办事”“减证办事”
以需求为牵引,通过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动实现“免证办事”“减证办事”,有效提升办事便利度。如公积金办理方面,我市打通18个部门、28家金融机构数据,市民在办理“租房提取、离职提取”等业务时,无需提交相关纸质材料。目前,年均共享数据4000余万次,年均线上办件量达400万次。

(电子身份证“免证办事”)
四、数据赋能,以小切口推动基层大减负
为加快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赋能基层治理减负,共享应用死亡医学证明数据、火化证明数据、销户数据等,创新打造高龄人员存亡信息“实时查询、多维辅证”的工作模式,将每个高龄人员核实时间由1天缩减至10分钟,有效解决基层工作人员验证查询补贴人员存亡信息难、慢等堵点问题,助力提升基层工作数字化水平。

(数据赋能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