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2021数据、隐私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宪法创新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摘要:本文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正比例关系为线索,分析了信息技术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公民基本权利面临的危机以及宪法体制进行创新的契机。过度强调隐私会限制个人数据的...
06/19
2021【摘要】 从人权的代际划分原理来看,“数字人权”的概念即使成立,也只属于三代人权范畴的内容,可以在既有人权体系的框架内得到合理解释,没有突破既有的三代人权格局;个人数据信息类权利的出现,未构成人权的代际革新。从人权的道德属性来看,“数字人...
06/03
2021【摘要】个人数据集束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决定个人数据权属配置规则的竞争准则是:应最有益于维系个人数据集束的生产激励,且应平衡其与降低个体隐私权侵害风险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平衡其与最大化利用个人数据集束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个人数...
06/02
2021[摘 要]“公共场所隐私权”是个悖论式的问题。实践中, 西方国家已经承认了公共场所隐私权的合法性。隐私权保护重心从“场所”到“人”的转变, 以及由此产生的“合理隐私预期”是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法律依据, 然而, “合理隐私预期”至今仍然缺乏明确的标准...
05/30
2021何兆武,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13日生于北京,2021年5月28日逝世,享年99岁。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1940年转入文学院,1943年毕业于历史系,并攻读哲学与西洋文学研究生,1946年毕业。后任台北建国中学、湖南第十一中学教师,北京图书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