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核心提示:究竟如何在体制机制上防止工业明胶事件再次发生,本报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中国工业部门的规划者提出,未来几年食品工业发展要优先解决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23日在解读《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将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置于食品工业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之首,并指出重点是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
04/24
图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本报记者余飞 自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至今,各地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大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对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最明显
04/24
12月27日,北京市成立卫生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为北京市卫生局的决策咨询组织,以发挥专家在促进北京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咨询作用。同时聘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等31位专家为该委员会委员。 据介绍,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对事关北京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对北京卫生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
04/24
交换协议 与外宾合影 2月22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副校长在友谊宾馆会见了来访的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法学院教授皮埃尔•穆司泓(Pierre MOUSSERON),并交换正式签署的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两校教师、学生的互派等事宜。会见中,马怀德副校长与穆司泓教授就如何促进两校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加会见的还有法学院马宏俊教授、袁钢副教授、法治政府研究院张莉副教授和
04/24
不满汽车尾号“限行令”、认为政府的“征地批复”不合法、公务员不服人事奖惩决定、学生质疑学校“不授予学位”……这些在现行《行政复议法》下可能得不到受理的争议,未来一两年内有望“状告有门”。 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考虑扩大《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郜风涛近日提出,准确界定“具体行政行为”,考虑将全部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行为、“公法人”行为、事故责任认定等行为纳入
04/24
福建省政府座谈会现场 福建省海洋渔业厅座谈会现场 福州市市容管理局座谈会现场 2011年7月25日至7月27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怀德教授率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敬波教授,博士研究生祖博媛、硕士研究生江琳,赴福建省就《福建省
04/24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等各项社会建设,法治才是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昨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在苏州市会议中心为苏州市级机关千余名科级以上干部,作一场题为《注重源头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制演讲。这是今年“全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首次在苏州演讲。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曾参与我国多部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是目前我国行政法领域的权威。 在当天的报告会上,马怀德首先介绍目前我国
04/24
自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至今,各地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大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对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最明显的感受是,全社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
04/24
行政审批改革有利于减少权钱交易,净化行政管理环境,加强廉政建设,减少滋生腐败的温床 □视点关注 本报记者杜晓 本报实习生严寒梅 不久前召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传来一组可喜的数据:自2001年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调整审批项目2183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0.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如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成为改革的重要
04/24
4月18日上午,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与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青岛市城阳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讨班在昌平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开班典礼。青岛市城阳区委副书记杨锡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田孝民,青岛市城阳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崔明华,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历史研究所所长郭世佑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分党委书记刘守仁,副院长张晓琴
04/24
自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至今,各地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大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对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最明显的感受是,全社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
04/24
摘要:我国行政确认判决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法律地位、判决形式、适用范围和个人利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本文通过对审判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出我国行政确认判决在立法上的缺陷,和司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对如何完善行政确认判决提出拙见,以期引起理论界和司法界的关注,促使人们对我国行政确认判决制度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审视。 关键词:行政诉讼 确认判决
04/24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协调,谋求双方达成和解,早已成为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的重要案件处理方式。但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于行政诉讼协调和解也可能仍有一些疑虑,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的理论基础 在行政诉讼工作中推动协调和解,既符合中国追求和谐的传统文化,也扣合了当代社会崇尚协商、重视合意的精神。更重
04/24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协调,谋求双方达成和解,早已成为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的重要案件处理方式。但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于行政诉讼协调和解也可能仍有一些疑虑,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的理论基础 在行政诉讼工作中推动协调和解,既符合中国追求和谐的传统文化,也扣合了当代社会崇尚协商、重视合意的精神。更重
04/24
【摘要】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是立法者根据对行政诉讼性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现实需要,在制定行政诉讼法时主观上期望该部法律在将来的实施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主观性与预见性、多元性与层次性、选择性与实现性的特征。我国现行行政诉讼之立法目的规定一方面偏离行政诉讼的性质,另一方面多元目的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行政诉讼的性质决定立法目的选择,行政诉讼的实施条件制约立法目的,在正确认识行政诉讼的性质。客观判断我们现实
共有 9,19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13 页 当前第 56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