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术资源

随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时评书评随笔 -> 随笔 -> 正文

钟烁明:法官开警车撞死人 “知情人”未必真知情

信息来源:法制网 发布日期:2014-07-31

7月25日20时08分,湖北荆州市江陵县人民法院法官齐宝华驾驶鄂DA155警车行至荆监一级公路与周马公路交汇处时,撞上3名行人,当场致2死1伤。(7月27日光明网)

如果是普通的交通事故,这则新闻并没有多少看点,反正事故原因正在调查,真相早晚会大白于天下,肇事者最终也会绳之以法。可令人揪心的是,知情人一句“排除酒驾嫌疑”的介绍。对于一名法官驾驶警车造成的这起交通事故,知情人用这样的话语回应公众的疑惑,让公众多少有些落寞。且不说任何一起交通事故牵扯的嫌疑都并非绝对单一,就说法官和警车这些耀眼的字眼,当中的嫌疑就扣人心弦。

其一,7月25日20点8分,属于下班时间,公车理应入库。法官驾驶警车上路干什么去?报道中不清楚,知情人更没有介绍。连知情人都没有介绍是否是公务出车这么关键的情况,可见因公出车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公众有理由去推测和猜疑是公车私用,也在情理之中。要说,所在的组织对其出车是否公干应当非常清楚,要查也仅是举手之劳,为何没有回应?组织在出车问题上三缄其口,是怕惹火烧身连带责任,还是在“内部处理”化解风险,等待调查?

其二,晚上八点多钟,按照正常的生活规律,应该是已经晚饭过后。事故发生后,当地派出所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低于20毫克/100毫升,排除酒驾嫌疑。这也让人生疑。从官场现状来说,法官和警察,同属于执法人员,工作上经常会有来往,又都是当地的,即使面不熟也眼熟。熟人自然好办事。会不会法官明知事大,做了通融,警察官官相护做了手脚,把过高的酒精含量掺了水分,然后向外透露风声?要不,怎么不是官方回应而是无名无姓的知情人介绍呢?

当然,这些都是对这起重大交通事故背后真相的估计和猜测,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真情再现只能有等待调查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对于频频爆出的媒体事件,一些回应往往是藏头露尾,避重就轻,把事情演绎成十万个为什么,高高吊起公众的胃口。结果是不仅不能让公众释怀,反而会激发永无止境的质疑和棒喝,引发更多背后的故事。因此,对于这样的事情,官方的回应应当在充分的调查和事实之上,一气呵成,不留悬念,不能想当然。否则,欲说还羞,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