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二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05/23
2012年5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的法治政府论坛(58期)如期举行,这也是正值六十华诞的法大校园里又一场学术盛宴,而本期主讲嘉宾来自千里之外的法兰西,是一位在欧洲备受推崇与尊敬的法学家,他就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公法学教授、“公共行政与公法变迁”教席主任让-贝尔纳·奥比先生(Jean-Bernard AUBY),而这也是奥比先生再次光临法治政府论坛,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大师
05/23
对话人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 王敬波 法制网记者 杜晓 对话动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女教师张丽莉,面对失控冲来的汽车,一把推开两名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她的事迹传遍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对此批示,举全国之力救治这位“最美女教师”。5月21日下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骨科手术,手术过程顺利,目前正在进行术后观察。 之前的消息说
05/20
【财新网】(实习记者 王璨)分析了众多个类争议纠纷案例之后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矛盾中都有公权力的影子,都有公权力行使不规范的表现,或者隐藏了公权力行使不规范的原因。 2012年5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副会长马怀德在一个题为“规范公权力是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的讲座中,表达了他对当前中国官民冲突原因的观点。 马怀德说,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高发期,社会矛盾
05/19
全国的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需要列出统一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且制定明确的细节公开的标准,从制度层面推动“三公”公开的步伐。 湖南湘潭县易俗河镇政府因媒体记者的信息公开申请而公开了该镇“三公”经费的情况,该信息被记者发布到微博上,该镇党委书记贺玉良表示“我们并不想做中国第一个主动公开三公消费的乡镇”。(5月18日《潇湘晨报》) “三公”经费公开进展不畅,备受公众关注。17日
05/10
首播时间:2012年4月15日06:00 首播频道:CCTV-10 所属栏目:大家 所属分类:科教台 人物关键字: 应松年 行政法 法案 本节目主要内容:应松年的名字是与我国每一部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治学历程几乎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重叠在一起,本期节目向大家介绍法学家应松年。(大家 2012年 第15期) 视频观看地址:http://kejiao.cntv.cn
05/08
2012年5月8日晚7点,第五十七期法治政府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主讲嘉宾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崔威副教授围绕“中美税法实践中的一些行政法问题”进行了精彩讲座,本期论坛特别邀请到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傅红伟处长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张卿副教授担任评议嘉宾。税法作为传统经济法的研究领域,其中蕴藏的行政法问题鲜有研究,这样一个
04/25
中国政法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四 法治政府论坛(第56期) “德国与欧盟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最新发展” 细雨绵绵,润物无声,点滴知识,流入心田。2012年4月24日19点整,德国著名法学家,前明斯特大学法学院院长,明斯特大学劳动法与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应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的邀请,为法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讲座——“德国与欧盟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最新发展”,精彩的讲座受到了师生们
04/25
2012年4月24日早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兼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马怀德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会见了来访的前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院长、现明斯特大学劳动法和社会法研究所所长施坦因迈耶教授。两位教授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友好、坦诚的交流与沟通。在会谈结束后,两位教授还互赠了礼品。
04/24
马怀德:法治政府是否有成效公众说了算 ——专访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项目负责人马怀德教授 9月1日至10月1日,入围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的15个项目将在法治政府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这也就意味着项目虽然入围,但如果百姓在留言板上认为政府造假,那么这个项目最终将被淘汰。“专家评审意见”、“社会公众的评价”以及“实地考察的报告”三个指数会直接影响2011年初最后公布的评审
04/24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 近日,《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送审稿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该草案甫一出台,就受到舆论关注。原因是,该办法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强制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根据立法法,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这里说的法律,要作狭义理解,即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因此,地方立法不宜涉及行政征用
04/24
依法行政面临诸多新问题《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供破解之道 1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执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发生。这是继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此次发布的“意见”对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
04/24
近期,通过国家监管部门相继发出查处违规企业的信息,相关专家对“铬超标胶囊”的详细解析,通过媒体的报道后,公众从起初的恐慌心理,逐渐趋于平静。公众在冷静看待“铬超标胶囊”事件的同时,也提出:责任是谁的?企业为何有法不依?违法了怎么办?如何查处?“铬超标胶囊”事件为何屡禁不止?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人民网记者昨日专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 记者:“铬超标胶囊”事件的责任,应该如何界定
04/2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专章涉及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他要求“研究行政问责立法相关问题”。近年来,各地行政问责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缺乏可操作的法律规范,行政问责在实际操作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行政问责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都需要统一规范,需要统一法制。这里,记者就推进行政问责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法治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04/24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拆迁中屡遇难题。《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拆迁通常面临两类极端问题,要么强拆,要么长期占道迟迟不迁。但是,无论是钉子户还是“被”钉子户的出现,无法绕开的都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占。 对此,马怀德认为,公共利益与拆迁双方权益不能简单地讲一个平衡,“因为如果确属公共利益的话,根据宪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就是需要征用、征收的”。 对于常年住在马路上的“另类”钉子户,马怀德指出,很多
共有 9,19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13 页 当前第 56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