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首页

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们正成为“过载”的牺牲品 专家呼吁行业自律政府规范

信息来源:法制网 发布日期:2018-01-29

法制网记者 张维

  你是否也在承受着智能手机带来的“过载”烦恼?手机拿起来就放不下,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让你欲罢不能;微信联系人不断增长,很多时候有回不完的微信,让你难免漏回,引发误会或误事;你的视力在下降,你的颈椎腰椎越来越不适;你的亲人朋友即使坐在你的身边,你也时常会走神,把注意力更多地留给了手机……

  如此种种,即是“过载”。日前在京举办的T-Meet 大会,即将主题定为“过载”。大会的主办方腾讯研究院,虽然作为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机构,却选择了直面并承认了这一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科技的快速发展确实为每个人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信息爆炸、时间碎片化、社交焦虑也让整个社会进入了“过载”的状态。

  腾讯创始人也有“过载”的苦恼

  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在会上坦言,他也有“过载”的苦恼。用手机过多,“最直接的就是腰椎的毛病、视力的下降。”“有时候睡觉看手机、蹲马桶时也带着手机, 孩子也会投诉我,说爸爸有时一边和家人吃饭,还经常一边拿起手机。”

  张志东说:“我本来是一躺下就可以入睡的人。但这几年,如果晚上睡觉时不把手机放得远远的,夜里起来喝口水时就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一拿起就放不下,很影响睡眠。手机上的资讯类APP给我永远刷不完的资讯。”

  此外,他的人际也开始“过载”,“微信联系人过了千人之后,每天大量的消息,有时反而会淹没了很重要的朋友的消息,漏了及时回复,也给我带来了尴尬。”

  连腾讯创始人都深受其害,更不用说普通人了。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普通大学生蛋蛋,在会上讲了她的故事——“因为社交软件,我与闺蜜决裂”。她与闺蜜闹翻的原因与中国许许多多情侣分手的原因一样,就是没有及时回复信息。

  的确,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 App 的崛起,让我们可以用一秒钟联系上天涯海角的朋友。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我们失去了对朋友等待的耐心,反而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远了。

  《经济学人》中文版主编吴晨特别能够理解蛋蛋提到的“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这减少了人们在社交时对当前交流对象的情感沟通,也为专注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玩手机,本身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一种开小差,而现在很多人连玩手机的过程中都要开小差。”这个状态正是这次大会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过载。

  中国过度使用手机仅次于美国

  为什么会出现过载?在吴晨看来,过载是因为人类还没有很好的适应智能手机这种刚刚诞生十年的新工具。即便是有利益的驱动,商人和企业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摸索出所谓的“注意力经济”。

  吴晨谈到,根据调查显示,美国每人每天打开手机 2600 次,而在另一项研究中得出的结果显示,从被手机分心打断的状态恢复到专注状态需要至少 30 分钟的时间。

  在美国,年轻人一起出去玩的时间(Hang Out 指数)在过去的十年中从 33% 下降到了 16%,年轻人变得更乖了,但也变得更孤独,面对更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交缺陷。

  而在过度使用手机方面,中国仅次于美国,每天在工作之外平均使用网络 3.5 小时。

  吴晨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没有意识到“工具”本身并不是中性——智能手机让我们每个人和大的 IT 巨头都成为“过载”的共谋。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许多没有经历 PC 互联网时代洗礼的“新菜鸟”,正在成为虚假信息、碎片化社交、假新闻、诈骗和手游沉迷等新问题的“牺牲品”。

  鼓励用户合理有度理性地消费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吴晨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其一是 IT 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当前的“注意力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要对其进行改造。

  吴晨说 Facebook 的 CEO 今年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志向,他要求 Facebook 重新去思考、定义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指标。他提出,不应该去单纯考虑用户时长,而应该仔细想想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是不是能够高质量地沟通,回归到连接人跟人最基本的属性。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行业的自律,政府的规范,大公司的推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其二则是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应该有意的养成自我节奏,把智能手机放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张志东也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参与,除了需要科技行业从业者的参与,还需要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参与,“还需要法律和道德软环境的进化。”

  而作为企业,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是科技公司在接下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将企业的 KPI 思维与社会责任思维融合在一起,腾讯在过去一年中有了不少尝试。

  张志东分享了两个案例,其一是腾讯在《王者荣耀》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上的努力,2017 年腾讯推出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在 2018 年这一平台将继续完善以解决在实际运行中一些钻漏洞的行为。

  而另一个例子则是针对“坑害中老年”的朋友圈谣言问题。2015年-2016 年微信针对谣言的措施主要是封禁,这虽然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造谣者会不断的重新申请账号。

  在2017年,微信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封禁的基础上,新增了直接在谣言文章中辟谣的功能。这样的举措不只是“从源头遏止谣言”,还能让谣言原本的受众逐渐获得科学的判断能力,免疫谣言。“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并不是用户花时间越长越好 ,也不是在单个用户身上产生的消费越高越好。如何友善地鼓励用户合理有度,理性消费,以及关怀‘菜鸟’用户提升数字化的时代的识别能力,我也相信,这些努力是可以转化为用户的信任,也可以激励团队,并不会耽误产品的发展。”张志东说。当然,这种改变不会一步到位。

  据了解,T-Meet 大会是腾讯Tech for Social Good(科技向善)项目正式启动的标志。腾讯希望通过“科技向善”构建一个跨界的研究、对话与行动平台,让社会各方真正意识到科技为我们带来的诸多问题,并引导技术和产品放大人性之善,实现良性发展。在大会结束之后,腾讯会设立奖金池(T-Foundation),支持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产品创新方案,由腾讯以身作则地实现真正的“科技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