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首页

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济宁法德兼治双轮驱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信息来源:法制网 发布日期:2016-12-03

2015年10月,山东省济宁市下发《关于坚持法德结合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实施意见》,系统提出了“法德兼治”的社会治理新思路,并就这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全面推广。

时隔一年,这项工作进展如何?“法德兼治”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赶赴济宁进行调查。

“济宁是孔孟故里,当地百姓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时提出了‘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文明首善之区’的期望要求。”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向记者介绍,济宁继承和弘扬儒家文化与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水土相符的部分,将其融入平安法治建设中,着力构建“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新体系,让老百姓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德感染,为建设平安济宁、法治济宁、和谐济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治理

邹城有所苗苗艺术培训学校,它将传统美德贯穿培训教学,教育学生知礼仪、讲诚信、守孝道、懂感恩,受到广泛好评。这所学校的创办人叫罗明,殊不知,他曾因诈骗罪被判过刑。

入狱之初,罗明一度认为把诈骗的钱给父母,就是孝。“济宁监狱开展‘学儒育新’活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逐渐懂得了是与非、对与错。出狱后,我创办了这所艺术学校,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罗明说道。

早在2010年,针对教育改造中美德教育缺失现状,济宁监狱就探索将儒家文化融入改造之中,开展了“学儒家经典、育道德新人”活动,制定了5年规划,极大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目前服刑人员改好率达95%以上。此外,济宁监狱还同步开展了“学儒育警”“学儒塑警”“学儒立警”3年规划,通过传统文化强化干警队伍素质。

“学儒育新”活动是济宁探索“法德兼治”的破冰之作。这几年,济宁各县市区和各政法综治部门结合自身实际,不 曲阜市在农村社区普遍设立“和为贵”调解室,以此为载体召开“民情夜会”,开展“全民守法全民修身活动”,今年还部署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年活动”;泗水县则将儒家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案件审理以及政法队伍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法德兼治’是具体的实践成果。”济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辉告诉记者,该市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和法治建设,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国家的治理相结合,使尚德与尚法逐渐化为每个人的行为自觉和精神追求。

法德结合探索有效途径

今年6月,村民李海洋与朋友饮酒返程中倒地身亡。考虑到事情较为复杂,邹城市太平镇派出所启动“公调对接”程序,将纠纷移交至“人和”调解室,太平镇司法所所长平利靠前调解,仅用3天便调解成功。朱士旺、赵志文自愿赔偿死者家属4万元。

“邹城是孟子故里,我们秉承其‘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思想,将儒家文化与矛盾调解相结合,探索‘公调对接’模式,在公安派出所广泛设立‘人和’调解室,司法行政部门派驻专职调解员,倡导纠纷双方以礼相让、以德服人。”邹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田成柱介绍说。

在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记者了解到,该市12个基层法院全部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均设立指导分流、人民调解、法官工作、司法确认4个工作室。“诉调对接分流了一大批传统民商案件,有效缓解了审判压力。”济宁中院立案庭庭长李进步介绍,“我们引导调解员运用法律、道德、儒家文化观念等多种方式调解,往往事半功倍。”

“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断创新工作平台和工作载体,进一步让‘法’的刚正不阿和‘德’的润物无声相得益彰,使得‘法德兼治’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行之得法、事半功倍。”张辉深有感触地说。

在泗水县圣水峪镇椿树沟村,乡村儒学讲堂已覆盖所有村居社区,国学讲师定期授课,用群众语言讲解国学和传统文化,提升社会治理中德治的分量。“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法德兼治’的有效途径,将儒家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特殊人群管理、政法队伍建设等有机结合,引导群众明德守法。”泗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成表示。

尊法尚德实现城乡和谐

在北夏宋村的和为贵调解室,曲阜市息陬镇党委书记高晓华正在“民情夜会”上为附近两个村调解一起纠纷。法律条款、道德规范、儒家格言,成了她化解纠纷的关键。对于调解结果,现场群众竖起了大拇指。

“解决基层纠纷,法治是杀手锏,德治是催化剂,我们既要给老百姓释法,又得讲清道理,力求解决纠纷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高晓华说。

2014年以来,曲阜在12个镇街405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定期召开“民情夜会”。以此为起点,曲阜探索深化了“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模式。

“礼乐胡同、仁义胡同、德风胡同”……步入曲阜市防山镇钱家村,记者看到,这里每条道路都有传统文化名字。在法治一条街,两侧画满了法治漫画、标语,涵盖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等问题。在钱家村法治广场上,15名由村民集体推选出的守法先进典型被公布在“红榜”上,旁边的“黑榜”则写有两名村民名字。另外一侧几大块“诚孝仁爱”榜,则公示着全村每户人家在这四方面的具体“德行”。

“我们先是普遍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去年开展了‘全民守法全民修身’教育活动,今年则部署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3年规划。”曲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刚说,“法德兼治”力求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化入脑入心,使尊法尚德成为每个人的行为自觉和精神追求。

据统计,今年以来,济宁“两抢一盗”发案率同比下降36.6%,全市信访量同比下降30%;全市8310个小区、村庄、单位实现持续“零发案”;无命案乡镇达到132个,占比84.08%;无刑事案件村居达到6915个,占比86.53%;通过法德结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55起,成功率达98.6%。

济宁借力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法德兼治”模式的实践证明: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融合法治和德治的力量,双轮驱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实现城乡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