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法学会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法学会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绵阳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部分法学期刊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第一阶段为开幕式,由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一级巡视员李云若主持。

李云若
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一级巡视员
四川省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代表绵阳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本届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和四川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率先出台了全国地级市《守护平安建设规定》,并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市级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绵阳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吸收借鉴研讨会成果和各地先进经验,持续深化法治实践,提升法治服务质效,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快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李云
四川省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李丹指出,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坚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行政复议工作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全面助推依法行政,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五周年,也是新一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谋划编制之年。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将以此次研讨会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职能,全面提升行政复议质效,在提升行政复议案件质量上再加强、在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制约上再发力、在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再加劲,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李丹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教授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马怀德教授认为,《行政复议法》修订实施以来,行政复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此次研讨会重点围绕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贯彻实施,对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调解和解、复议诉讼衔接等主题进行研讨,希望与会代表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一年多来的新实践新问题,相互借鉴、相互交流,进一步凝聚理论实务共识、破解发展难题,共同推动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
会议第二阶段为第二届行政复议优秀法律文书及优秀论文的发布仪式。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教授宣读了获奖名单。四川省司法厅在此次征文活动中组织有力、成绩优异,获得特别组织奖。

王敬波
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为获奖代表颁发优秀文书一等奖和优秀论文一等奖  为获奖代表颁发优秀文书二等奖和优秀论文二等奖

|
为获奖代表颁发优秀文书三等奖和优秀论文三等奖

特别组织奖 |
|
会议第三阶段为主题研讨。主题研讨第一单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行政复议理论与实践”为议题,由郑州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沈开举教授和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二级巡视员钱瑜共同主持。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强,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亓述伟,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峰,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监察与反腐败研究中心主任曹鎏教授围绕各地行政复议工作的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如何深刻领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复议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等进行了系统阐述。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公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余凌云,人民出版社编委委员、《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王青林,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院长、《比较法研究》主编解志勇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练育强教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立秋对本单元的报告内容进行与谈,并就行政复议变更决定适用、行政复议公信力提升、行政复议审理方式创新等问题进一步探讨。

第二单元的主题研讨以“构建中国行政复议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为议题,由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关保英和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副局长杨蔚莉共同主持。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周户,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海峰,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罗智敏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继敏从自主知识体系的界定、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视角、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

与谈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数字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外法学》主编,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锡锌,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高秦伟,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赵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处长周玉超与谈人从自主性的理解维度、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行政复议功能定位、行政复议与其他监督制度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进一步深化了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识。

会议第四阶段为分论坛研讨。分论坛一涵盖两个专题。专题一以“行政复议调解和解为议题”,由西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谭宗泽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杨科雄共同主持。

安徽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蒋文斌,青海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建,山东省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孔超,西北政法大学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周敏,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展鹏贺围绕地方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有益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就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的功能定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如何完善和优化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运行几个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湖北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谢蕾,四川省司法厅原二级巡视员王晓林,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监督指导处处长万玮,山西省司法厅行政复议综合管理处处长董智平,四川省绵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涛,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名誉合伙人杨昌明对本专题的报告内容进行与谈,积极评价了各地在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中的有益实践,并针对调解和解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和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等内容进一步探讨交流。

专题二以“行政复议审理”为议题,由河海大学教授,江苏省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邢鸿飞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厅一级高级检察官张步洪共同主持。

河北省司法厅副厅长梁洪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丽静,广东省司法厅复议一处副处长方学勇,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夏良田,四川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后张洪亮围绕行政复议案件审理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行政复议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完善等问题作了发言。

湖南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孙运山,四川省成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新楣,江西省司法厅行政复议审理处处长龙潇,海南省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一处处长袁晶,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胡东,东北财经大学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彦,四川省司法厅法治调研处一级主任科员刘燚作为与谈人回应了前述发言中提到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行政复议办案理念、审理程序、类案审理标准、队伍建设等行政复议审理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了精准务实的对策和建议,助力解决行政复议审理实践中的堵点问题。

分论坛二围绕两个专题展开研讨。专题一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为议题,由东南大学法治政府研究中心主任孟鸿志教授和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一级高级法官梁凤云共同主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蒋良锋,黑龙江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潘湘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一处处长吴渤,云南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云南省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云南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主任杨临宏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衔接、审理程序衔接、法律适用衔接、价值理念衔接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

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郑志奋,云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胡江天,吉林省司法厅行政复议应诉一处处长张黎明,甘肃省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综合处副处长魏麟懿,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长、《行政法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梦瑶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范伟副教授,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恒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证据衔接、行政复议机关与法院的协作联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与谈。

专题二以“数字时代行政复议新发展”为议题,由北京师范大学总法律顾问张红教授和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一处处长陈碧文共同主持。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顾爱平,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熊世明,浙江省司法厅复议综合处处长鲁冰,吉林大学法学院鲁鹏宇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孔祥稳副教授围绕地方创新举措、数字复议平台建设、数据信息互通机制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

与谈人贵州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朱进,陕西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行政复议与应诉指导处处长马晓燕,辽宁省司法厅行政复议指导监督处处长张婧蕴,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综合处副处长商思刚,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张旭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王静副教授深入讨论了当前行政复议数字化面临的挑战,并就应对策略与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第五阶段为大会交流,由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敬波教授主持。

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研究组负责人阎东星对分论坛一专题一中12位发言人和与谈人的观点要点进行了总结,分享了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中形成的五点共识,并就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五个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他认为,这些问题并非孤立而是互为关联,需要一体化研究和解决。同时,他重点聚焦行政复议调解是否可诉的问题,认为行政复议调解作为行政司法活动,并非普通的行政执法决定,不应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现阶段复议调解困境主要是激励保障不足以及复议人员调解能动性不够等问题,有关监督模式的选择亦应考虑调解的本质属性等。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于文豪教授从审理理念和实践方面总结了分论坛一专题二中12位发言人与谈人的主要观点,分享了各地方的成功经验,就行政复议审理过程中面临的人员配置、组织机制、审理标准、适用程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希望尽快出台行政复议辅助人员的配置使用和管理办法、细化行政复议组织工作原则和规则等建议。

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特聘教授刘启川就分论坛二专题一中11位发言人和与谈人的发言内容进行了逐一总结。他认为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衔接问题的理解要把握好“三心”:第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核心;第二,要对解决好当下面临的问题有信心;第三,要凝心,真知灼见的好做法要积极复制和推广。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智敏教授对分论坛二专题二的研讨内容从理论、实践和未来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她认为,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在数字化时代正经历一场从理论到模式、到效能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这场变革应致力于构建一个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复议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便捷和温暖的现代化纠纷解决机制。

在交流环节的最后,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敬波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中与会的专家领导对行政复议成就都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她提出,未来行政复议的发展要做到“一个坚持”“两个防止”和“三个聚焦”,注重系统化思维和一体化设计,注重地方的首创精神。她倡议,理论界要持续发力共同为行政复议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理论供给。
会议第六阶段为闭幕式,由曹鎏教授主持。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四川省法学会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强作为本届研讨会承办单位领导,对参与会议筹备与组织的各方力量表达感谢,对齐聚一堂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并以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祝愿未来行政复议工作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亓述伟作为下一届研讨会承办单位领导,表示浙江将借助承办研讨会的机会构建起实务与理论界的沟通桥梁,期待在下一届研讨会上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深度交流、贡献智慧,共同推动行政复议事业向前发展。

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一级巡视员李云若和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敬波教授进行总结并致谢。
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一级巡视员李云若指出,行政复议是政府主导的化解“民告官”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是监督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她认为,本届研讨会围绕核心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形成了一批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呈现出主题丰富精准、研讨热烈深入、会议成果丰硕三个显著的特点。下一步,行政复议工作将继续推动实务与理论深度融合发展,从理论层面对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进行深入的学理性阐释以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模型;从实务层面推动行政复议实践创新发展,实现与行政复议理论的联动反哺。最后,她期待各位专家同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共同推进行政复议的理论繁荣与实践发展,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复议力量。

王敬波教授再次表达了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活动承办单位的感谢,并期待明年能继续共赴这场以“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议题的理论和实践之约。

本届研讨会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为新时代法治建设锚定方向的重要节点召开,以“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议题,系统总结了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的显著成效,并科学擘画了未来的发展蓝图。这场历时七小时的思想盛宴,内容精深、见解卓越、成果丰硕,不仅凝聚了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共识和智慧力量,更有力回应了新时代对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切呼唤,为行政复议制度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附件1:第二届“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优秀法律文书获奖名单





附件2:第二届“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