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首页

研究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资讯 -> 正文

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2020年度研究课题结项评审会在中国政法大学顺利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11

2020127日上午,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2020年度研究课题结项评审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顺利举办。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课题组成员近三十人参加了会议。

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余德旋致开幕辞,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政策与协调处处长刘顺章主持评审会。

在会议第一单元,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林鸿潮教授就“《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法》立法研究”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研究”两个课题进行了结项汇报。对于《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法》的立法研究,林鸿潮教授主要从法律草案建议稿的篇章结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分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和调度指挥三者关系,应急救援费用的负担,应急救援人员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订研究,林鸿潮教授结合域外做法比较了“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两个概念,阐述了将《突发事件应对法》更名为《应急管理法》的主张,并对修订草案建议稿的基本框架、如何看待紧急状态法制、如何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宏伟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詹承豫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对林鸿潮教授的课题报告进行了点评。

在会议第二单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二级巡视员钟雯彬就“应急管理法研究”课题进行了结项介绍。钟雯彬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阶段性成果等,接着从应急管理立法的时代背景与风险态势、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面临的问题与短板、立法必要性及立法思路等方面对应急管理法的制定进行了论述。在汇报中,钟雯彬提出了立法面临的三重挑战——立法理念中的底线思维不足、制度架构中的统筹性与综合协调性不足以及法律实施中的实效性不足,主张应当针对上面三种挑战,解决好全灾种与全流程、公权力与私权利相对关系之间的张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湛中乐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生态教研部胡颖廉教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

在会议第三单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成协中教授就“应急救援组织立法研究”课题进行了结项汇报。成协中教授对当前应急预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完善预案制定程序、组织体制建设、应急演练机制等建议;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汇报;从应急准备、先期紧急处置、应急指挥协调与处置三个阶段对应急救援组织程序进行了分析;从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政策支持、统一指挥调度三个方面提出应急救援社会共治机制的完善建议;从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人员权利、应急救援信息和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应急救援保障机制的主张。接下来,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法律所副所长代海军和助理研究员胡雪坤、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姜永伟分别就“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急管理法制研究”课题进行了汇报,前者对南非、韩国、新加坡三个国家的立法情况进行了介绍,后者对俄罗斯应急管理法制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两个单位的课题负责人都从相关国家的制度出发提出了对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完善的可供借鉴之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詹承豫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金哲教授对上述三个课题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最后,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兰群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对各课题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各课题组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动我国应急法制研究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