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2025摘 要:在互联网情境中,个人不仅彻底失去“空间”与“活动”的天然屏障,还以直观的信息形式裸露于数字情境。虚拟数字情境打破隐私、个人信息及信息三者之间相对泾渭分明的分布格局,使个人信息、信息及数据皆有...
02-18
2025摘 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政府开始成为收集和利用公民信息的最大主体,公民隐私权遭到公权侵犯的风险随之加大,因此隐私权的公法保护模式逐步呈现和凸显。隐私权公法保护的本质,是要求国家在社会公共利益和...
02-18
2025摘 要:公共视频监控的大规模运用引发了公共安全和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误用“知情同意”原则、警务监控权的扩张、隐私的识别困难、禁止监控私人场所原则的失灵,是导致公...
02-17
2025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应用使个人信息能够被大规模收集以及重复循环再利用,为个人信息的运作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转变。在个人信息累积效应下,大数据能够推衍、萃取、洞见甚至连结出不为人知或不欲为...
02-17
2025摘 要:数据保护权关注的是与个人数据之使用相关的抽象危险,而这些危险往往会对诸如结社、言论自由等其他基本权利造成侵犯。因此,数据保护权本身不是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而是对其他受到宪法保障的权利和自由的...
02-16
2025摘 要:个人信息匿名化兼顾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和数据合规功能,日益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安全高水平应用的关键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匿名化采用了概括式立法技术,尽管该种立法技术以灵活性和适应性见长,但...
共有 9,1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 37/1,534 页 |